河南多地有新能源汽车项目 将全省范围建充电桩

27.08.2014  12:16
  如今的河南,几乎各个地市都有新能源汽车项目,河南的新能源汽车迎来利好。

在河南商报记者的走访中,不少地市为新能源汽车发放了带有“”字的牌照,充电设施在建设中,京港澳高速公路上的充电桩也已经投入运营。

省委书记、省长

考察新能源汽车企业

今年4月8日,由省委书记郭庚茂带队的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团赶赴三门峡,三门峡速达交通集团(以下简称“速达集团”)是其中一个考察点,该企业生产的纯电动汽车颇受郭庚茂关注。

根据《三门峡日报》报道,在速达集团,郭庚茂不仅详细询问了该项目的情况,还对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性能、充电续航能力、市场价格等作了了解,并提出要研究制定措施,在河南市场率先推广。

新产品研发中心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具备新车型量产能力,今年年底计划生产1万辆电动车,年产50万套纯电动汽车三大核心配套零部件和20万辆速达纯电动汽车项目计划年底建成投产。”速达集团董事长李复活彼时如是回答。

当天,省长谢伏瞻率领2014年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第二组成员,到豫北5市观摩考察,考察点中,也有一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即位于新乡的河南蓝海新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海新能”)。

4月10日上午,谢伏瞻参观了蓝海新能,并且试驾了其中一款纯电动汽车。根据相关报道,他连声称赞。“电动汽车是我省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关键要看企业如何降低成本,发挥环保、节能等比较优势,依靠市场生存壮大、快速发展。

河南明确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多个地市有项目

经过几年的发展,河南电动汽车研发体系初步形成,已经形成遍地开花之势。

2011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方案》,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创新发展专项,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该方案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出了正式的要求:河南将依托郑州、洛阳、新乡、信阳、三门峡、许昌六个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城市,开展公共交通电动汽车示范线路运营,并发展电动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等产业,建设郑州、洛阳、新乡、三门峡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等特色产业园区。

在河南的一些城市都已经有了新能源汽车项目,起码低速电动四轮车已经很多了,比如驻马店、许昌、开封,一些园区都在建设,或者已经投产。郑州的近邻济源市,今年还和重庆力帆达成了合作,这些都有可能发展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省工信厅相关人士说,这已经是大势所趋,遍地开花也不足为怪。

其所指的是,今年4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重庆力帆与济源签订22亿元电动汽车项目。

而在此之前,宇通客车、郑州日产、郑州海马,都曾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宇通客车的新能源大巴今年将销售8000~9000台,几乎占据行业的一半江山。

我省新能源汽车牌照多带“”字

2009年,工信部出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作了三个阶段的规定: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

在尚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的起步期,由于缺乏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此时的产品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且只在批准的区域、范围、期限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管理,我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省内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为电动汽车挂上一个带有“”字的牌照。8月6日,河南商报记者走访速达集团时,公司大门外停放的几台纯电动汽车,悬挂的牌照即是如此。

去年12月,驻马店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驻马店市电动汽车管理试行办法》,也采取了和三门峡类似的办法。在该市上路的电动出租车,悬挂的牌照底色为绿色,加“驻电”字样。

事实上,早在2009年11月26日,郑州市公安局首次为郑飞集团100辆纯电动汽车发放牌照,这是我省公安部门首次为电动汽车发放牌照。这批经过郑州市多个部门审核后特批允许上路的电动汽车,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关注。

今年8月9日,河南首座高速公路充电站竣工,相关媒体发布的图片中,停在充电桩前的汽车,正是蓝海新能的菱悦EV3。与4月10日记者前去走访时不同的是,此时的汽车已经挂上了“豫G”开头的正常牌照。

省工信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只要企业和车型进入工信部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后续的销售和上牌都不是问题。

对此,河南省交警总队宣教支队马二京支队长给予确认。他告诉记者,电动汽车能否上牌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简称《公告》)为准。“目前,在《公告》内的电动汽车可以正常办理与普通机动车一样的牌照,拥有这些牌照的车辆也可以在全国正常通行。

充电桩开始到位

用电成本不到烧油的

十分之一

在三门峡走访时,河南商报记者在一些停车场看到了国家电网主导建起来的充电桩。如今,全省范围内都在建充电桩。

8月11日,蓝海新能两辆东南菱悦EV3电动汽车,在京港澳高速原阳服务区刚建成的充电桩前充电。这也是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南段上的第一个充电站。

几乎在同时,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宣布,推出汽车充电桩“私人定制”业务,市民只要携带相关证件,就可以到供电营业厅申请报装“私人充电桩”。若满足供电条件,当地供电公司将免费提供勘查、设计、装表、接电全程服务。

当前,充电桩“私人定制”业务已在全省范围内铺开,家有电动汽车的居民都可以联系自己所在市、县供电营业厅申请安装。

根据公开信息,省电力公司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将在京港澳高速河南段,平均每38公里将建设一对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区,分别位于豫冀界、郑州东、安阳、鹤壁、新乡、原阳、新郑、许昌、漯河、驻马店、确山、信阳、灵山13对服务区(上下行),共计26座快速充电站。

在三门峡,李复活给记者算过一笔账。“根据我们的测算,速达纯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量为11度,这样算下来每公里不足一毛钱,运行成本只有传统汽车的十分之一。

只有人们慢慢接受新能源汽车,加上国家的推动,以后高速路上的每个加油站都可能配套建设一个充电站,这个市场最终会培育起来。”接受记者采访时,省工信厅相关人士对此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