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亿元科技扶持资金养“肥”了谁?

09.01.2015  16:54

  8日上午,广东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涉嫌受贿案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察机关指控,李兴华涉嫌接受多家科技企业贿送价值超过2160万元的“干股”,并涉嫌收受1991万元人民币、110万港元和3万美元,行贿者不乏上市公司老总。作为回报,经李兴华审批给他们的科技扶持资金超过2.7亿元。

  老板替其子还千万赌债

  获批近亿扶持资金

  一名涉案的广东科技系统官员此前接受审讯时说:“很多企业把国家扶持的科技资金视为额外利润,不用去创造、不用去劳动就可以获得。”这句话道出了诸多企业向李兴华“示好”、博取科技扶持资金的“玄机”。

  为获得李兴华的信任和支持,广州首诚太合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斌、唐潮等人为李兴华之子李晟偿还了巨额赌债。

  记者在庭审中获悉,李晟嗜赌成性,因参与东莞赌博、澳门赌球和欧洲杯赌球等欠下巨额赌债。起诉书显示,从2010年开始,叶斌、唐潮两年多6次出资替李晟还债1840万元。因担心亲自处理儿子涉赌问题会影响仕途,李兴华每次都请叶斌帮忙和赌徒商谈,让赌徒写下不再引诱李晟赌博的承诺书。

  作为回报,李兴华多次带叶斌参加个人应酬活动,介绍叶斌与科技厅官员认识,并就叶斌公司项目向时任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王韧、产学研处处长卢进等打招呼,为其公司申请扶持资金提供帮助。

  经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司法会计检验,2010年10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叶斌等人掌控的首诚太合公司、东奥信息公司、圣洋信息公司、中信能源公司共获得科技扶持资金人民币9505万元。

  尽管李兴华在法庭上辩称,是叶斌主动提出帮他的儿子还债,他还曾对叶斌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不能用科技扶持资金,而要用叶斌的钱来还;二是等家里把房子卖了还钱给叶斌。但实际上,李兴华并没有卖房还钱,叶斌也没有“慷慨仗义”到自掏腰包。

  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偿还赌债的资金由叶斌等人从上述公司和广州汇中弘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账上支取,并最终以购买设备、虚构咨询费项目支出、提取备用金等名义平账。还债款已从大批科研扶持资金中得到了“补偿”。

  除此之外,科研扶持资金还成了一些企业维持经营的“活命钱”。经有关部门调查,在首诚太合获得的“产业生态地理信息系统二期项目”中,真正用于项目的资金还不到扶持总额的一半,其余都变成了该企业的净收入。而叶斌掌控的数家公司,也正是靠省科技厅的扶持资金才得以维持运转。

  2013年六七月份,李兴华案发前,李晟和母亲魏梅兰先后出国至今未归。

  多家公司贿送“干股”

  科研资金“分配唯亲”

  庭审中,李兴华当庭认罪,但对指控的部分细节有异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李兴华不仅收受企业经营者贿送的金钱、礼品,而且收受至少8家公司的“干股”,并由其侄女、侄子、妻姐、妻姐夫及弟弟的司机帮忙代持,在这些公司申请科技扶持资金时提供“帮助”。

  起诉书显示,这8家企业贿送给李兴华的“干股”价值至少为2160万元。除广州花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外,另外7家企业均在李兴华的“照顾”下,获得了低则数百万、多则数千万的科研扶持资金。

  这些行贿企业中不乏上市公司。检察机关发现,李兴华曾收受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旭亮贿送的勤上光电公司35万股(按IPO发行价为840万元人民币)、广东晶湛节能公司33.3%的干股(折合350万元人民币)及现金70万元。李兴华不仅在科技系统会议和公共场合多次“点名肯定”勤上光电公司,而且在党组会议审议和拍板通过该公司申请的多个科技扶持项目,帮助该公司获得扶持资金4245万元。

  这家公司上市后,给所有原始股东持10送10的配股优惠,因此李兴华实际掌握的股份变为70万股,按IPO发行价共计1680万元。2012年底,原始股交易解禁后,李兴华把股票卖出,得款500多万元。

  通过送礼金、赠“干股”获得科技系统领导青睐的公司是否真的都借助扶持实现创新了呢?勤上光电公司2014年12月1日就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股票存在被实施退市及暂停上市的风险。

  多名学者型官员涉科技腐败案

  权钱交易“自由进出”

  自2012年广东科信系统掀起反腐风暴开始,除李兴华外,已有广东省科技厅原副厅长王可炜、广东省科技厅原党组副书记张明、广州市科信局原局长谢学宁等70人涉案被查。办案人员感慨说,这些人多数曾为广东的科技工作做出过贡献,有的甚至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型官员。

  筑牢制度的笼子,意味着既要把笼子扎紧,也要把门关好,但李兴华案却折射出科研扶持资金管理工作长期存在“重立项轻管理、重投入轻绩效”的问题。办案人员告诉记者,科研资金从立项、编制目录开始就存在“人情项目”,资金下拨后则普遍存在管理缺失、缺乏绩效评估的现象。

  近一年多来,广东省科技厅开展“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力求加快转变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和方式,加强规范对各类服务对象的监督管理,健全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制度。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还需创新扶持资金的分配方式、加大绩效评价力度,构建“资金申报有绩效目标管理、资金使用有绩效跟踪与督查、支出结果有绩效评价和绩效问责”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制,对未能完成既定绩效目标、使用效益低下的,严格追究扶持资金审批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责任。

  新华社记者赵瑞希毛一竹詹奕嘉

  (据新华社深圳1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