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行情催生A股两月千亿增持潮
1099亿元,133亿股!短短两月间,跌宕起伏的A股市场催生历史罕见的增持潮。
据证券时报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今年7、8两月,沪深两市共909家上市公司获得重要股东或高管增持,实施增持次数达3114次,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增持规模的3倍多,创下历史新高。
6月中旬以来,A股大幅下跌,部分上市公司开始吹响维稳集结号。7月伊始,在证监会[微博]新规引导下,多地上市公司纷纷加入维稳大军。尽管8月中下旬A股再次震荡,但不少公司或增持,或回购,甚至实控人慷慨解囊,为员工增持兜底。整体而言,北京市、广东省、福建省三地上市公司分别凭借294亿元、273亿元和119亿元的增持市值,引领此次A股增持潮。
京粤闽三地公司
领跑增持榜
在新规护航之下,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8两月,全国31省市共有909家公司已加入到增持大军。
多道救市金牌瞄准大股东及高管增持,推动各省市增持队伍迅速扩大。7月10日,证监会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维护股价稳定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采取大股东增持、董监高增持、公司回购、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的“五选一”措施。
多数公司选择主打增持牌。尤其是证监会出台相关规定,允许近期减持过股票的产业资本通过证券公司定向资管等方式立即在二级市场增持本公司股票;近期股价出现大幅下跌(连续10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超过30%的),董监高增持本公司股票可以不受窗口期限制等。
从增持总额、速度及数量,证券时报以不同省市地区的增持概况为视角,回溯7月初开始的这轮增持潮。
从增持总规模来看,7、8两月,两市增持总规模高达1099亿元,涉及133亿股。其中,北京军团294亿元、广东军团273亿元、福建军团119亿元,位居三甲,仅京粤两地增持规模之和就占去A股市场增持总额近半。此外,上海、江苏、浙江等其他13省市的增持金额也突破了十亿元大关。
从增持速度来看,浙江省上市公司可谓行动迅速。从7月1日起,浙江省多位大佬率先倡议维护股市繁荣稳定,辖区内27家上市公司迅速集结,各董事长联袂发表声明,表示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增持等措施,以实际行动维护资本市场发展。随后,康恩贝(12.35, 0.00, 0.00%)率先行动,连续4日发布增持公告,实际控制人、高管层、重要股东及全资子公司等相继实施增持;浙江富润(8.85, 0.00, 0.00%)获得大股东和9名高管的联手增持;汉鼎股份(26.550, 0.00, 0.00%)亦收获实际控制人和4位高管的力挺。
继浙江之后,7月5日,山东青岛12家上市公司倡议增持、回购、不减持等措施维稳;7月6日,湖南42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联合声明,承诺年内不减持;7月7日,海南27家上市公司、江苏省160家上市公司维稳倡议并采取回购、增持、不减持等措施维护市场稳定等等。
从增持公司的绝对数量来看,广东省(140家)、北京市(96家)和江苏省(95家)三省市增持公司最多,不过,上述省市上市公司分布本身比较密集。
同理,上市公司数量较少的地区,如中西部省份,增持规模则相对垫后。其中,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青海省、山西省和江西省落于榜尾。如山西省,上市公司增持股份数仅为719万股,交易金额约一亿元。天津市、宁夏自治区和青海省则在增持公司数量排名上垫底,三地区均仅有3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持。
但从相对值来讲,增持公司占当地上市公司数目比重最高的当属贵州省,区域内20家上市公司共有13家实施增持。其中,中天城投(7.34, 0.00, 0.00%)的控股股东金世旗控股凭借3天增持逾1亿股的记录,被誉为“最猛”护盘公司。其次,云南、陕西、内蒙古和重庆四省市的增持率也相对较高。
证监会新规出台
实控人诚意维稳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以7月初证监会新规出台为节点,此后增持公司队伍迅速扩容。
6月15日,A股开始震荡下挫,多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随即自发组织护盘行动。新规出台后,部分公司实际控制人祭出千万级别甚至亿元级别的增持计划,欲以真金白银投下信心票。
例如,二三四五(26.10, 0.00, 0.00%)实控人包叔平拟斥资1.9亿元增持;欧菲光(20.39, 0.00, 0.00%)实控人及核心团队拟增持不低于3亿元;雏鹰农牧(12.45, 0.00, 0.00%)实控人侯建芳计划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广博股份(21.63, 0.00, 0.00%)实控人王利平计划增持金额不高于1.5亿元等等。
上述实控人的增持行动尚在途中,而腾邦国际(18.850, 0.00, 0.00%)则早早完成了证监会“五选一”的方案,公司目前已执行了其中4项,但实控人钟百胜似乎更偏爱增持的方式。钟百胜早于7月1日至3日连续增持公司股票117.69万股,累计增持金额近4000万元。而稍早于上述增持行为之前,腾邦国际股权质押的行为快速增多,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或用质押融资款项进行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旬市场开始回调,上市公司增持进程一度放缓。然而8月18日沪指下挫6.15%,新一轮下跌开启,接下来的一周下跌千点,前期实施增持的实控人们,多被“套牢”。在沪指一度重回“2”时代后,不少上市公司实控人便重启维稳模式,掀起新一轮增持小高潮。
例如,通达股份(20.79, 0.00, 0.00%)8月25日午间公告,其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史万福和马红菊于8月24日合计增持了公司135.1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7%,增持均价为21.13元/股,增持金额约为2855万元。
禾嘉股份(11.56, 0.00, 0.00%)实际控制人冷天辉26日则通过定向资产管理方式从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票176.68万股,交易金额达1857.80万元。
8月27日,均胜电子(25.77, 0.00, 0.00%)实控人及控股股东拟通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定向资产管理等方式,大手笔掷4.5亿元增持自家股份。
“另类”增持频现
违规减持处罚名单将公布
罕见行情,也催生了一批另类增持。下跌的股价逼得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给员工增持股份“兜底”。
以腾邦国际为例,在连续增持却被“套牢”后,为稳定股价,实控人钟百胜又号召公司全员上阵。7月8日,钟百胜鼓励全体员工增持自家股票,对员工买股并锁定6个月的投资行为,以其个人资金进行托底保证。
当月,和腾邦国际一样对员工增持进行“兜底”的还有暴风科技(87.160, 0.00, 0.00%)和全通教育(63.190, 0.00, 0.00%)。8月份,也出现了几位愿为员工补偿增持期间亏损的公司实控人。
8月27日,奋达科技(27.29, 0.00, 0.00%)公告,公司董事会办公室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实控人肖奋提交的《关于公司内部员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其号召全体员工买股票,并承诺收益归员工、亏损由董事长补偿。
科陆电子(18.14, 0.00, 0.00%)8月28日公告显示,面对A股市场的再次非理性下跌,公司控股股东兼实控人饶陆华倡议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科陆电子股票。其表示,凡在8月28日至9月2日期间净买入科陆电子股票,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且持有期间在职的,若因买入公司股票产生的亏损,由实控人予以补偿,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不过,尽管7月初证监会连发两文明确支持上市公司股东及高管增持股票,但在股市震荡的大环境下,也难免存在一些不买账的情况。相较前述公司的出手阔绰,一部分公司在维护股价稳定的公告上含糊其辞,并且表态之后再无下文,还有一部分公司则略显“抠门”,增持不足1000股。
例如,苏常柴A(8.87, 0.00, 0.00%)、西藏发展(14.28, 0.00, 0.00%)、山大华特(30.00, 0.00, 0.00%)、长高集团(9.14, 0.00, 0.00%)、正海磁材(22.500, 0.00, 0.00%)等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仅仅增持了100股。增持金额最少的苏常柴A,其7月9日的一笔增持金额仅为765元。
除了“走过场”式的增持,还存在着部分违规“负增持”的公司,尽管证监会7月初明确规定,“从即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针对违规公司,证监会表示将在近期集中力量对违法减持行为进行依法处理,并公布拟处罚的首批20家公司及股东的名单。据了解,首批20起案件共涉及10名自然人股东、1名实际控制人、11家法人股东以及法人股东的17名责任人。上述案件中,违法超比例减持的金额最高为7.38亿元,违法减持的比例最高达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