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质量职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河南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纪实之三
4月13日上午,在信阳航空服务学校的操场上,一架白色固定翼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十多名准备报考该校无人机专业的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提前感受了操控飞机的乐趣。
该校校长刘品生介绍,围绕航空事业发展,学校共开设航空电子商务、航空旅游等10个特色专业,今年新增设了无人机应用专业。这些特色专业也帮学校拿下了“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的殊荣。
立足“职业”,培育优势,突出特色,我省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教学瞄准“职业性”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晓玲老师是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去年10月她带领学生参加了全国铁路职业院校的接发列车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二等奖。这位曾经在铁路部门工作的老师经常把课堂搬到车站工作现场。
“我们学生的职业能力较强,就业非常受欢迎。”张老师说,这得益于职业教育特有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和市场完全对接,课堂和现场融为一体,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较强。
这种职业性的特点对师资的要求较高。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我省认真落实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两个月等制度,在全国率先评审认定了206名省级职教专家,初步打造了一支以职教专家为龙头,以正高级讲师、教学名师等专业带头人为骨干、以技能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的河南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领军团队。
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同步推进,重点建设500个具备教学、生产、培训和鉴定等多种功能的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在信阳市平桥区职教集团公共实训基地,已入住有上海携程旅行网、航空服务学校、淘宝天下培训中心等多家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成为全区职业学校学习、实训场所和产业集聚区企业培训和孵化基地。
打造职教特色品牌
主打“农”字牌,以特色职教服务“三农”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的发展方向。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负责人介绍,学校利用高新科技园平台,研发农作物及蔬菜、果品新品种30余项,获得食品、饲料、兽药等新产品专利50余项;70余人的“三农”专家服务团在田间地头创造着社会经济效益。一项“通许县地力提升及县域增粮技术”项目每年增加粮食产量15%。如今,中牟县“现代高效示范农业”项目已形成“中牟农科”品牌。
为引领全省职业院校深化改革、办出特色,我省实施了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工程。按照计划,重点支持100所品牌示范职业院校、200所特色职业院校,还将重点支持10所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建设。
与此同时,积极打造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品牌,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应运而生:重点建设300个品牌示范专业点和500个特色专业点。如今,“林州建工”、“漯河食品”、“少林武术”、“长垣烹饪”、“郑州旅游”、“邓州护工”等已经在全国叫响。
主动融入服务社会
“富士康刚来河南的时候,员工很多没有经过现代制造业的训练。经过河南职业教育这几年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员工。”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人力资源服务总处资深协理张占武说。
几年来,全省各级职业院校仅为富士康集团就输送技术技能人才7万多人。
富士康只是一个缩影,我省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2008年以来,全省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6%和90%以上,全省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人才470多万人,开展职业培训2100多万人次,将330多万初中毕业生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富士康、腾讯、格力电器、海马汽车等企业入驻河南,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我省设立近1亿元的奖补资金,评选认定了89个“职教强县(市)”。长葛市是其中之一。“农业大市”长葛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培养当地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并大力推进“万名农民学技术”和“万名职工提技能”的“双万工程”,让广大农民和职工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就业创业,开始了“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华丽转身。
在我省180个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也都有职业教育的身影。职业教育主动“匹配”产业集聚区,让大批需要转移的劳动力走进工厂,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记者 惠婷 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