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牵手东盟多国院校

16.08.2017  20:42
  7月28日至7月31日,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在贵阳举行。     活动期间,在“SEAMEO——中国职业教育文化姊妹项目”上,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祝玉华作为中方唯一院校代表以“交流互鉴、合作共进”为主题作典型发言,就学校东盟留学生培养的成功案例、取得的突破和积累的经验与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60所院校的参会人员进行了分享,并表达了在师资培训、师生交换、科研合作等方面与东盟各国院校进行广泛深入合作的愿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出色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和留学生培养工作赢得了中外嘉宾的高度认可和赞扬。活动期间,学院与印度尼西亚、老挝、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越南等6个国家的13所院校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合作协议,主要涉及教师交流、学生互换、科研合作等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近年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一带一路”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一带一路”的现实需要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坚持开放办学。在“一带一路”发展“需求侧”与国际型人才“供给侧”之间建立有效对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急需人才。     二是拓展国际视野。筑牢人才的“语言关”,修订相应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加大“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招生规模。     三是坚持产教融合。与“走出去”的行业企业实行合作办学,联合打造适应“一带一路”需要的“强实践、重能力”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四是坚持个性化培养和“本土化”设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考核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通道。学院自2013年以来先后培养印度尼西亚、老挝籍东盟留学生58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