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年金如何有高收益? 投资渠道亟待拓宽

11.02.2015  11:07

  除了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将是影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重要因素。对于这部分将进入市场化运作的资金,如何让它在未来养老中发挥出最大收益?《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不同类型的人群,共有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为体现公平,同等条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一般不会出现太大差异。真正能够体现职工贡献和养老金数目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年金、过渡性资金等补充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如何才能管理好与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职业年金?

  选择谁来管理

  目前,我国企业职工每年缴纳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规模约为7000亿元。根据估算,未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职业年金每年增加部分将超过2000亿元。

  “基本养老+职业年金”的双层设计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职业年金的出现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这对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来说是绝好的机会。”富国基金年金投资总监黄兴说。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我国共有事业编制人员超过3100万人,其中建立职业年金的人数很少。据估算,未来企事业单位职工缴纳职业年金每年增加部分将超过2000亿元。目前,我国企业职工缴纳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规模约为7000亿元。

  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能否用来投资理财?海富通基金机构业务管理部总经理礼雁冰介绍,目前,我国具备养老金性质的资金可分为4类。一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部分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机构绝大多数是公募基金公司,基金管理养老金的参与度较高。二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可由投资管理机构代为管理,目前,我国有20家投资管理公司,其中有10余家是基金公司。三是基本养老金。除广东、山东等地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代为管理1000亿元外,其他地区基本都将这笔钱放在银行做定存或买国债,未进行市场化运作。四是个人储蓄养老资金,目前还很难跟踪判断银行存钱的目的是不是养老。

  这四类资金成为养老金的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我国的养老金体系,作为“第二支柱”的职业年金则具备标准化程度高、资金稳定性高等企业年金没有的特点。

  然而,职业年金发展依然面临挑战。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老龄化问题较之企业更为严重,对资金的绝对收益指标要求更高。因此,要保持长时间多赚钱、不赔钱的状态,对于任何资管机构来说都并非易事。

  博时基金养老业务部总经理耿红认为,从国内外养老金管理经验看,推进养老金市场化改革,个人养老金自主选择投资是大势所趋。无论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还是基本养老金,如果能够通过市场选出合适的资管机构进行必要的投资保值增值,实际上是帮助各类单位摆脱了包袱,让专业的资管机构“代劳”理财事务的多赢之举。

  基金公司怎么管

  公募基金已经推出不少养老产品,以契合“无风险”和“高收益”的养老投资需求。在年金管理上,“追求风险可控的稳定收益”是所有举措的出发点。

  基金公司将如何管理职业年金?“所有的举措,出发点都是为了符合职业年金‘追求风险可控的稳定收益’这一资金性质而制定。”耿红认为,传统公募基金业务更重视相对排名,只要跑赢大盘指数、证明基金经理的能力就好,而职业年金管理显然更追求绝对收益。

  礼雁冰认为,在风险偏好上,年金投资对部分高风险投资标的,一般不会考虑收益情况,会早早作出必要规避。在资产配置上,年金投资应贯彻“以配置为主,以交易为辅”的方法,通过波段选股操作等增加收益,这类方法与传统公募基金操作有较大区别。

  由于年金客户的需求差异大,一般都实行单一账户管理,这就给销售服务带来难度。以博时基金为例,该基金制定出“完善服务+客户导向”战略,通过中台管理系统,让各个岗位的信息通过系统顺畅流转,以对不同客户的销售服务提供支持。

  非公募资产规模占比超过50%的海富通基金,针对以年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作了有针对性的部门配置。

  在养老产品设计上,公募基金推出了不少创新产品,以契合“无风险”和“高收益”的养老投资需求。比如,海富通养老收益、天弘安康养老、嘉实绝对收益、上投分红添利等产品,有的直接投资养老主题股票,有的属于绝对收益基金,有的规定“保本+定期分红”……这些产品都从不同程度兼具了养老金“不亏损”的特性。

  基金管理年金的业绩如何?北京展恒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任连洁介绍,2014年第三季度公布的39只社保基金的重仓流通股平均收益率达45.5%;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介绍,2014年我国社保基金实现权益投资收益率超过11%,可见公募基金的贡献不小。

  在企业年金方面,2014年前3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全部计划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88%、5.52%以及5.95%。如博时基金,目前这家公司2014年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超过1100亿元,企业年金规模超过300亿元,年金组合年均收益约10%。

  投资渠道亟待拓宽

  个人养老资金自主投资是今后的大势趋,而我国目前还停留在单位或企业“代职工作出投资决策”的状态,个人无法介入投资风险规避或承担的决策中去。

  如果说个人养老资金进行自主投资是今后改革的大势趋,那么,无论是企业年金还是职业年金投资,在各方作出自主选择的同时,相关风险教育必不可少。说白了,“天下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个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市场化选择资产管理机构时,都应清楚投资责任和投资风险。

  事实上,尽管年金管理是一片前景广阔的投资“蓝海”,但从目前已有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投资看,仍然存在发展制约。一方面,目前这类资金与社保基金相比,投资范围限制较多。社保基金可投资二级市场和股权投资等领域,而年金目前仍在摸索中,尚未完全放开。加上部分发行主体上有严格的规定,日常运作方式上,年金投资可选择的产品较少。

  从目前年金投资环境看,受宏观上分业监管格局影响,公募基金、券商和保险3大类机构,各自投资领域和投资专长都不一样,“各有跑道各自飞”的状态相较于国外混业经营的状态,投资操作渠道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从产品本身发展看,目前国外已经出现很多生命周期型的基金,个人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年龄结构进行投资,而我国目前还停留在单位或企业“代职工作出投资决策”的状态,其投资风险控制效果如何,还需要未来市场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