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文化路蜕变 期待文化路“老路换新颜”
大修文化路,人们出行方式必然会发生变化 河南商报记者 邓万里/摄
围挡之内的商家,大都会受到影响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摄
与新城区“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同,郑州的老城区正在经历一场蜕变,正如民间流传“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样,文化路抢修,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不同的是,这条路“年纪”大了,承载得更多,念叨的人也就自然多了起来。(记者 王杰)
挖开一条道儿,民间生态的一角也被撕开。突飞猛进了30年的郑州,在这6个月间,在这条老路上,显现出真实的文明进度。
脆弱的道路生态
公交车长刘松峰一路上不停嘴,每走一段路就要跟河南商报记者聊聊周围事物或大或小的毛病,继而建言献策,比如公交港湾怎样设置才更合理。
今年4月17日,郑州文化路大修,此后的两天,他所在的6路车成为“受害者”,车长们不知何时才能绕完这来回17.6公里,所以上车前必须小便,至于水壶,不带也罢。
4月18日是个周五,还偏偏碰上下雨,这意味着堵车成为必然。那天刘松峰最后一次出车是下午3点,回到调度室已经是晚上8点。而他还算幸运,某位晚高峰出车的同事凌晨才返回。
现在,文化路脆弱的道路生态经不起任何简单的交通事故,“哪怕两辆电动车碰上了理论10分钟,就能堵上1公里。”刘松峰说,在这样的路上,不怕慢,只怕“站”。
在公交公司调度人员看来,每次修路初期都会遭遇类似情况,他们称为“震荡期”或“适应期”,事实也如他们预测的那样,在之后的两三天里,道路开始在行政力量的干预下恢复通行。
短暂的“公交时代”
尽管交通形势有些尴尬,民警王萌在执勤时仍表现出极大的忍耐,考虑到市民接受信息有个缓冲时间,文化路修路初期执勤时以劝导为主。
最多时,早高峰1个小时民警查了30辆闯禁行的车。
当普遍认为新的道路生态已经构建起来后,执法者不再手软,扣分罚款成为维持道路通畅的重要手段。
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觉得,如今的郑州市民已经有足够耐心去理解这场将持续半年之久的翻修。文化路项目部的工程人员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们至今没有收到因修路引发的投诉。
编辑:岳文帅 联系记者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