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专家马永赢讲解《西汉帝陵的被盗与防盗》
西汉是继秦王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自公元前206年高祖刘邦建国至公元8年王莽代汉,前后200余年间共经历了11代皇帝。除文帝和宣帝分别葬于长安城东南的白鹿原和杜东原上外,其余九个皇帝均葬在汉长安城北的咸阳原上。也正因为此,咸阳原被历代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成为皇家陵墓的首选之地。
8月15日下午,由河南博物院、中原国学讲坛主办,河南嵩阳文化承办,大河网赞助支持的2015年中原国学讲坛“文明向心——揭秘中国”系列讲座第二十八讲在河南博物院如期开讲。讲座现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央视《法律讲堂》特约专家马永赢以自己的考古经历为依托,声情并茂地为现场四百余名听众作了一场题为《西汉帝陵的被盗与防盗》的精彩讲座,不时赢得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西汉帝陵的考古最先是从咸阳原东端的汉景帝阳陵开始。在他的墓中,我们发现,陪葬品多为陶俑、陶塑动物和陶制的生活器皿等,铜器和金银器反而很少。汉文帝的陵墓更为奇特,皆以瓦器而为之。这是为什么呢?”马永赢说,“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当时皇帝提倡节俭,力行薄葬;第二,就是盗墓贼,是他们把皇帝陵中为数不多的好东西给盗走了。当然这里是有证据的,因为我们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那里遍地盗洞,也正因此,导致了很严重的土地撂荒情况。一直到2000年以后,汉阳陵博物馆修建成功,并派有专人巡查、看守,才使得汉阳陵的文物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讲到盗墓,马永赢说,其实,我国盗墓之事由来已久,最早的一次盗墓是出现在270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被盗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的陵墓。之后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三大盗墓高潮,第一波盗墓高潮出现在西汉末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王朝更替频繁,乱世之中饥民遍野,民间盗墓之风盛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记载称,西汉时期致富的主要途径,第一是农耕,第二就是盗墓,可见当时全国盗墓之风的“泛滥”。这些盗墓贼除了盗窃珍贵的陪葬品之外,还会有意无意地对文物进行损坏,这对以后的考古研究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二次盗墓高潮是在清代到民国时期,第三次就出现在现代,持续时间最长,很多文物都通过走私流失到海外,非常令人痛心。其实,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盗墓贼,先不说法律,整个社会的舆论都是批判和唾弃的,盗墓是要遭到报应的,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有这一行为的出现。
那么,考古与盗墓到底有没有区别,区别又体现在哪里呢?马永赢解释说,“考古与盗墓是绝对截然不同的:首先,目的不一样。盗墓是为了个人利益,为“财”而来,盗墓者不择手段,势必对文物、遗址造成极大的破坏;考古则是为了社会的利益,目的在于根据古代的遗迹、遗物,研究历史文化,而且发掘出土的文物都陈列在博物馆展览。第二,工作流程、工作原理不同。我们在进行考古发掘之前,一般先要进行考古调查,主要是了解将要发掘的遗址或者墓葬的范围和与它相关的一些遗迹,做通盘考虑。然后,再做考古勘探,了解地下遗迹的结构和内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掘工作计划,并进行遗址或墓葬区的整体布局研究。到了考古发掘实施阶段,则必须按照墓葬、遗址的原来形制发掘,力求恢复原始状态,并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全面提取原始资料。”
再说防盗。古人自有古人的智慧,他们在陵墓修建的过程中当然也会考虑到自己陵墓被盗的情况。所以,防盗措施也是费尽心机的,墓圹积沙、“黄肠题凑”、毒咒防盗、疑冢防盗、密室防盗、加固墓室、设置顶门器、设置机关防盗等等,但是,终究还是逃不过被盗的结局。这样来讲,其实,最好的防盗措施还是薄葬。
马永赢说:“历史从石器时代到夏商周,到秦汉唐,再到宋元明清,古墓葬古遗址就是我们民族的一条文明血脉!特别是各个王朝的帝王陵墓,它们大多都代表着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是古代文明的精华。因此,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它们。据2011年我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全国已登记消失的不可移动文物4万余处,平均每年消失约2000处。我想说的就是,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文物不可再生,究竟应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的历史记忆,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并付诸于行动的大问题!”
嘉宾简介:
马永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央视《法律讲堂》特约专家。著有作品:《走进汉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