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变“后花园” 解锁老旧小区提升背后密码
郑州市淮南社区第三批老旧小区改造共有9个老旧楼院,全部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这些楼院基础设施不完善,小区内外墙破损,楼道内杂物堆积、脏乱差现象严重。
在这些老旧楼院改造中,如何彰显老城特色、提升辖区居民生活品质?
改造后的郑州市淮河路39号院,旧貌变新颜。
它是如何从原来的脏乱差,变成现在的“后花园”的?这一老旧小区改造的背后,有哪些创新之举?
○老旧楼院变“后花园”
郑州市淮河东路39号院位于郑州市二七区淮河东路与人和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南,隶属建中街办事处淮南社区。该院建成于1998年,共有2栋楼,84户,200余人。该院属于河南省某培训学校家属楼,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楼院居民呈现“两多两高”特点,即老年人口多、老党员多、素质较高、参与社区治理热情高。
通过开展老旧小区整治工作,该楼院路面硬化3643平方米,建设绿地1360平方米,建设景观木亭2处、花架4处,新增监控7个,消防栓1个,在楼道内增加灭火器等,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居住环境,成功实现破旧立新、“一步一景”的华美蝶变。
这样一个楼院,是如何变成“后花园”的?
淮南社区书记白雪告诉大河报记者,她们对楼院的违法违章建筑进行了拆除,通过摸排房屋插建、扩建、侵占绿地、道路、楼道等公共空间的建筑,全面拆除开放式小区内违法违章建筑4处。在拆出的空地上设计打造文化墙,并按照“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标准建设3处口袋花园,增加绿化体量1040平方米。
该院原由学校后勤处统一进行管理,因为置换原因,主管单位撤离,只留下一个留守处负责该院的基本卫生问题,人员力量严重不足。院内绿化无人打理,杂草丛生、住宅墙体脱落,居民迫切希望对楼院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治理,提升居住环境,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为更好得做好该院的卫生服务工作,该院引进红色物业,安排专业的保洁人员定期对院内的卫生环境及绿植树木进行打理维护,同时组织院内党员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传递“红色温暖”。
○搭建居民“微议事”平台
白雪介绍,2021年6月,淮河东路39号院纳入第三批老旧小区改造。
针对39号院的庭院改造,社区抛出议题,有的居民提出全部绿化,有的居民提议健身步道,经居民讨论后将改造意见提供给施工方。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主要涉及管网线整合、路面整修、雨污水管道整修、绿化整改、停车位改造、垃圾分类系统改造、电动车棚改造等多方面内容。
改造过程中,如何最大化的保护居民利益,满足居民的改造需求?街道和社区充分发动楼院党支部参与社区治理,引导群众共同参与,让各方力量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和协商,形成了“居民事情居民议,议事成果居民享”的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微”议事平台。
通过完善议事机制,居民提出楼院基础设施老化、安全隐患多、绿化维护等民生问题40多个,为楼院发展献计献策,使楼院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下一步,淮南社区所属的建中街街道将通过“三微”计划,微议事、微物业、微改造,继续围绕打造居民议事场所、组建楼院自管会、成立居民微信群,孵化社会组织等方面,逐步探索社区治理的项目化运作的持续发展。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宁田甜)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