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老郑州”们都看些啥戏啥电影?

27.05.2019  12:20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宁田甜

在郑州市二七区建中街街道巡防员王怀民的家里,收藏着许多郑州出版的老报纸,别看这些旧报纸早已经泛黄了,甚至破损了,王怀民还是把它当成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收藏着。这些旧报纸记录着他一家人几十年来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更记录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郑州走过的伟大历程。

王怀民说,他家收藏报纸是从父亲开始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个戏迷,经常购买老报纸了解当天郑州各大剧院演出的剧目,久而久之家里的报纸越来越多,慢慢地父亲便喜欢上了收藏。

建国初期,郑州不仅物质匮乏,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很贫乏,看戏、看电影成了人们最好的休闲方式。

翻看上世纪五十年代郑州老报纸上刊登的戏剧演出广告,郑州的戏院还真不少,有北下街的河南剧院,西一街的管城舞台,敦睦路的明星大戏院,铭功路的郑州影剧院,还有正兴街的人民电影院(后改为东方红影剧院),一马路的振兴大舞台,二七路上的河南人民剧院(俗称大戏院),以及德济路的天声剧院,民主路益民市场的和平舞台等等。

从报纸上看,那时演出的剧种、剧目都不少,很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王怀民介绍,他的父亲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戏院里看过河南省歌剧院演出的《戚继光斩子》,郑州市京剧团(原中央交通部京剧团)演出的《梁红玉》,郑州市大众越剧团演出的《梅林拉灵》,河南省童声豫剧团演出的《王金豆借粮》,还有河南省话剧团演出的《春华秋实》,群乐剧团演出的《劈山救母》,徐碧云京剧团演出的《霸王别姬》等等。

建国初期,郑州市戏票价格按座席位置优劣分为三种,最好的前正排票价是八千元(旧币),后排和边排是六千元,站票是三千元,因为那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总是买最便宜的站票。

王怀民说,他父亲不仅年轻的时候爱看戏,到了退休以后仍然热情不减。改革开放初期,郑州市演出公司出版了一种报纸《舞台与观众》,零售每份三分,很受群众的欢迎,父亲期期都买。

王怀民与父亲不同,父亲爱看戏,他却爱看电影。他小时候最爱购买电影方面的报纸,河南省电影公司出版的《电影介绍》,郑州市电影公司出版的《电影》、《百花影坛》等,都是王怀民喜欢的报纸。

这些电影报纸每个月一期,月初出版,刊登当月郑州市各大影院放映的电影简介以及放映的日期,里面还有电影小常识、演员简介、电影小游戏、拍摄花絮、漫画等内容,图文并茂,每期印刷的颜色各不相同,颇受观众欢迎。

这些电影报纸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早就停刊了,但是它在王怀民的记忆深处依然是那样鲜活生动、枝繁叶茂,永远也无法割舍。

喜欢怀旧的王怀民,经常会把这些老报纸拿出来细细品味,或者展示给亲朋好友,他说他要把老郑州人的精神和理想传承下去。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