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老太太”不叫“辛追”而叫“避”? 古文字释读屡有争议,专家这样说
“妾辛追”印
网友制作的分析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康翔宇
2019年第41期《三联生活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这个名为“辛追”的女子,或应该叫“避”,文章一经刊发就引起社交平台热议。那么,到底孰对孰错?为何古文字释读屡有争议?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为您解析。
“辛追”二字的由来
这篇名为《马王堆汉墓帛书,迟到的解读和颠覆》的文章中写道:“近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通过对更清晰的文物相片的研究发现,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墓主的名字并非辛追。文字学家通过对出土印章上字形的分析考证,认为一号墓墓主应该叫‘避’,此前是因为发表的照片不清楚,被误读成了‘辛追’。”
大河报记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1972年至1973年湖南省博物馆编写发表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详报)》中,对于这枚印章上模糊不清的第三个字,用了“□”来代替:“方形,边长2.7厘米,阴文篆书‘妾辛□’三字,字长体横排,可能是死者的名章。”
而在198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马王堆汉墓》中,也只是说这个字似为“追”:“还发现了一枚印章,刻有‘妾辛[追]’三字(后一字似为‘追’)。”
而在2011年,湖南省博物馆参与马王堆发掘的考古学家傅举有编写的《马王堆汉墓不朽之谜》中,已很明确地称其为“辛追”:“在一号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一枚边长2.7厘米的正方形泥质印章,阴面长体横排阴文篆书‘妾辛追’三字,这应是墓主的私章,她的名字叫辛追。”
叫“辛追”还是“避”网友提出看法
文章一刊发,立刻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截至目前微博话题#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错了#,已累计阅读1.5亿,评论2.2万条。网友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认为学术是严肃谨慎的,该叫什么就要叫什么;有的则认为叫了这么多年的“辛追”,如果改口实在不习惯。还有部分网友,则运用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了分析。
网友“思明居士”发文称,马王堆出土的印章属秦系文字,只要对比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的印章字体,就大致可以判定。他在文中称,“辛追”二字与“避”在当时的字形上,仅有的区别就在于“辛”和“辶”之间的部分。在印章上的这一部分,可以很明显看到是“三口一竖”,通过对比,“思明居士”发现,“追”字在战国秦汉时期,右半部分没有出现过类似于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印章的形式,相反“避”字中间部分却是以与出土印章相似的“三口一竖”的形式出现。
在郑州市古玺印收藏者焦新帅提供的字源演变图片中,大河报记者看到,“避”字在战国《说文》和秦代《睡虎地秦简》中的字形,确实如网友所说,与“三口一竖”十分相像。
还有网友从西汉早期印章的篆刻规律入手,分析认为,如果是“妾辛追”三个字,那么印章应将“妾”单独刻在一边,占据两个字格,剩下两字,自上而下,填满另外一边,而不是像马王堆出土的这枚印章上的一样,一字排开。“其实印章不应该以字数二字和三字区分,秦代还有四个字五个字的私印。”焦新帅说,而对于三个字的印章如何排列,是否如网友所说,焦新帅则表示“这个不固定。”
古文字释读为何屡有“争议”
其实,对于古文字释读的争议并不少见,“国之重器——后母戊方鼎”改名事件就是个例子。这个原本被大家叫了数十年的“司母戊”,随着2011年国家博物馆新馆开业,被改为“后母戊”而争议不断。
“从古文字的字形上来讲,隶定(注:用隶书的笔法来书写古文字的字形,称之为隶古定。发展到现代人们又把用当代人的笔法书写古文字字形称作隶定。)是一个难点,就是这个字应该是我们现在的哪个字。有时隶定不出来,或者说隶定出来了,在我们的字书上又没有这个字。第二个难点,就是隶定出了字,但把这个字放在它所在的语境、铭文、简牍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解读它、解释它。”从事出土文献研究的郑州大学考古系副教授田成方在谈到古文字释读时说。
在田成方看来,古文字释读之所以有争议,原因有很多:“像辛追和后母戊这两个事例,其实是过去与现在在隶定和认识上的不同意见。”
田成方说,古文字释读是一个从旧到新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广泛运用,古文字释读在最近几年发展很快。“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红外线的拍摄,得到比之前清晰很多的古文字图片,而且出土材料的海量增加也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研究对象,很多材料都能够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从而提高文字释读的精确度,过去我们没认出来的字,认错的字都可以及时纠正。这都是很普遍的现象。”
“后母戊和辛追这两个事例,在我看来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田成方告诉大河报记者,“司与后是同源字,它们的写法在甲骨文里是一样的,从字形上说,两者隶定都可以,叫哪个完全是理解的问题;辛追和避,如何加以隶定,是对错的问题。。”
有媒体致电湖南省博物馆询问此事。工作人员称,“这只是个别专家学者的一家之言,业界并未认可,湖南省博物馆也不认可,所以不会改名”。此外,工作人员表示,已经致函给相关学者处理此事,但暂不方便透露具体内容。
虽说,目前官方对于“辛追”和“避”仍无定论,但大河报记者了解到,相关研究论文,将会于近日发表,大河报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