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人痴迷街头速写,最快1分钟完成

29.11.2019  07:41

赵青在街头的地面画速写,最快1分钟就能完成一幅。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吉小平文图

老年人健身的方式五花八门,但75岁赵青老人的方式更奇特,他拿着自己发明的“天下第一笔”在街头地上作画。路人只要站着不动超过10秒钟,就有可能成为他笔下的素材,最快1分钟完成。一场小雨,老人的街头艺术就会无影无踪,但这短暂的美,还是给路人带来了快乐。

【地面作画】最快1分钟完成

冬日下午,陇北二路旁一群老年人正在围摊下棋,头发花白的赵青老人不停地围着他们转着圈,忽而抬头观察一番,忽而埋头地面。他手上拿着的画笔好似一柄长剑,“剑头”随着他的舞动,画出白色的线条。

地面上画出的人像,有的在弯腰凝神关注,有的在悠闲抽烟,有的神采飞扬、指指点点,这些画像的“模特”正是身边的棋友。站在一旁的周师傅说:“我们是老邻居了!平时闲着没事儿,这是他的锻炼方式。”

赵青画画,下棋的老人早已习惯,不为所动、互不干扰。赵青老人身边也会有些发现“奇观”的路人,停下脚步,一通拍照后,连忙发个朋友圈。

“朋友给我做了统计,在地上画一个人物大概2分钟,线条简单点的1分多钟就能完成。”赵青老人对记者说,天气不好时,他就在家里作画,与他在地面上画的类型一样,属于线条速写。

【剪纸传情】50多年前靠这招赢得妻子芳心

“年轻时他剪纸。”赵青老人的老伴郭银彩说,“当时我还在郑州上班,他经常做剪纸,邮寄到我单位。”郭女士回忆,她印象最深的是赵师傅剪的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剪纸。50多年前,赵青就凭着自己的巧手,用一张张剪纸打动了郭银彩,把她吸引到了洛阳。

1958年,赵青老人和他的父亲,从武汉钢铁厂来到洛阳。年轻时的赵青在洛阳完成了初高中学业,1964年进入洛阳轴承厂工作,成为一名筑炉工。

“年轻时,他专业技术好得很。”郭银彩说。在轴承厂工作时,赵青经常负责车间里的黑板报和美术字绘制,但剪纸始终是他最大的兴趣。“现在眼花了,剪纸看不清了,”赵青老人说,2000年退休后,他逐渐把速写当成“主业”。

墙纸、作业纸、中药袋、广告页都是他随手拿来的画纸,而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文具盒,里面放着三支笔——1.0中性笔、铅笔和石笔。赵师傅会随时作画,走在街头、买菜,甚至看病和去银行存钱时,他都会把对方画下来。在纸上作画时,赵师傅更加认真,每幅耗时大约15分钟。

【痴迷速写】不打电话不知道回家吃饭

2013年夏天,赵青师傅要在银行存1500元钱,在银行柜员办理业务时,他就给工作人员画起了速写。业务办完后,这名工作人员竟然把登记好的存折连同1500元钱,又递给了赵青老人。“当时她说,‘我看得出神了!’”赵青老人回忆,此外,他逛公园时,为游客免费画像,游客曾经排起长队。

“我们不打电话,他就玩(画画)得不知道时间,面条坨住了也不回来吃。”郭银彩说。

如今赵青老人在天气好的时候,每天两次外出画速写,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每次大约1个钟头。

赵青老人在北京的二儿子接夫妇俩去北京玩,知道他爱画画,就在北京准备了一套户外速写工具,供老人消遣。一次老两口出去游玩,看见北京的老牌楼很漂亮,兴起的赵青就找来一张食品包装纸,叠了一下,按照剪纸的方法,用手指撕出了一幅镂空“画”。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