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魅力初绽 ——开封市美丽乡村建设巡礼

05.04.2015  13:08

  田野间,麦苗青、菜花黄;村落中,街整洁、道齐整……

  最近几天,记者行走在开封市的乡镇、村落,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暖暖的春风、如画的春光,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的人文气息、乡村与城镇共荣的勃勃生机,更让人们沉醉其间。

  在一些地方还在呼吁“留住乡愁”的时候,敏锐的开封人已把“美丽乡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一个个乡镇、村落在开封人的努力下,净起来、雅起来、美起来。蓦然回首,一幅“”有特色、“线”有美景的新型城镇化画卷已泼墨成型。

  在很多人感叹缺钱缺人、困难重重的时候,财力有限的开封市,却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拓开了一片新天地。

   找关键:小城镇率先“大变样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农村凋敝、破败,让乡愁无处安放,成了许多人心头之痛。

  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量重,从何做起成为摆在开封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

  2014年初的一次下乡调研,看到一些乡镇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滞后、绿化带垃圾遍地、占道经营严重、交通秩序混乱,开封市委书记、时任市长吉炳伟豁然开朗,强化了把小城镇综合整治作为突破口的决心。

  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的基础,是连接县城和农村的战略节点。但小城镇普遍存在的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与开封市历史文化名城,与美丽开封建设,与全国建设生态城镇格格不入。吉炳伟反复强调:“我们要建设美丽开封、实力开封、文化开封、幸福开封,乡镇不美丽、开封怎么美丽,乡镇不干净、农村怎么干净。

  从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入手,开封通过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实施“六项整治”和“六项建设”,解决小城镇普遍存在的环境脏乱差、设施建设滞后、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由于抓住了关键,乡镇政府所在的小城镇迅速发生变化。

  4月2日,记者在尉氏县大营镇采访。这里的主干道上,车辆往来穿梭,路旁商店门楣整齐。很难想象这就是一年前那个一逢集就堵车,遍地垃圾,客商一来就掩鼻的地方。镇党委书记刘自信说,去年开展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镇里新建了一个占地30多亩、能容纳400多商户的专业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了马路市场、占道经营问题。

  小城镇的整治提升,不但改善了城镇面貌、完善了城镇功能、提升了城镇管理水平,更为清洁家园、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样板”。

   讲实效:有特色有美景“活的花园

  要想环境舒心,干净整洁是基本要求。从去年8月开始,开封市在全市农村开展了一场农村环境卫生阶段性集中整治活动。这项工作得到了农民们的一致支持。

  “有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专门请假回来为村里环境整治出把力。”一位基层干部感动地说。

  各家各户积极行动,清除垃圾,清理沟渠,拆除乱搭乱建;很多村子还配置了垃圾桶,建立了保洁员队伍。短时间内,大部分村庄完成了整治任务,“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的景象成了历史。“环境好了,天天心情也好!”村民们说。

  在此基础上,开封市三县一区结合自身区域优势、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各打造了一条连通5个以上乡镇、涉及10个以上节点的精品线路。尉氏县突出优美、宜居;通许县突出生态、文化;杞县突出民生、和谐;祥符区突出历史、人文。

  “”有特色,“线”有美景,一条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如绿色绸带,镶嵌在古老的汴梁大地上。开封市改善农村环境,要的不是“盆景”,而是活的“花园”。

  走进尉氏县大桥乡席苏村的文化广场,这里俨然是一个开放的农事博物馆:古老太平车、履带式东方红拖拉机、现在已经少见的犁耧锄耙……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味。正在广场上休闲健身的村民热情好客,村民七嘴八舌的介绍略显凌乱却难掩自豪,这里原本是个坑塘,为了建设美丽乡村,村里以知青文化和农耕文化为主题,修起了文化广场,就连镇上的广场舞大赛也选择在这里举行。

  位于通许县长智镇以西3公里的岳寨村,呈现的则是另一番面貌。绿树白墙、鲜花争艳,岳家湖生态园碧波荡漾、杨柳依依,依托当地有据可查的岳飞历史文化,岳寨村不仅村容村貌在升级,更依托岳家湖筹划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现代农业。村支部书记于来政发起热情的邀约:“万亩苹果园里马上就要鲜花盛放,到时候请记者和郑州市民一定来观光。

  省委农办副主任马万里评价开封美丽乡村建设:“开封市注重因地制宜、全面推进,把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融入其中,正是讲实效的工作方法,保证了这项工作的成效和生命力。

   重长效:多方合力留住乡愁

  通许县冯庄乡赵庄村村民李志云的小院子里,桃花盛放、梨花满枝。李志云话语朴实:“以前自己家里很干净,出门就是脏乱差。”就如村民所言,改善农村环境,是农民一家一户无法完成的任务,需要多方面力量的集合。

  政府责无旁贷。据省统计局公布的18个省辖市2014年经济数据,开封市GDP总量为1492亿元,在18个省辖市中位居第13位。2014年,开封在市、县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市财政列支7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清洁家园·美丽乡村”活动予以奖励。同时,每个县财政列支不低于3000万元,每个区财政列支不低于1000万元。

  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全市性的现场观摩会,查摆问题、加压鼓劲,不断掀起建设热潮。同时,借鉴城市创卫的经验,开展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竞赛评比活动,每月月中和月末分别组织专家组、领导组进行实地检查,现场排序、媒体公示。并且对每个竞赛周期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县区,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对最后一名的县区进行通报批评,每个竞赛周期每个县区至少对一个落后乡镇挂流动黑旗。强有力的督导检查,以及不定期的暗访行动,成为推动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不仅有力发挥了增压促效的作用,也切实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引导激励群众创新创造。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开封通过“一事一议”,采取县、乡补贴,群众自筹的方式,引导激励群众自行整治环境,自主建设美丽家园。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行政府购买保洁服务,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一把钥匙开不了所有的锁,一个处方治不了所有的病。在建立保洁机制方面,各个县区因地制宜,各出奇招:尉氏县建立了“五个一”村级卫生保障机制;通许县实施了“3分钱工程”,以每人每天3分钱的标准,自愿筹集保洁费用;杞县建立了村民义务监督队伍,引导群众自我建设、自我管理;有的县区建立了政府购买农村保洁服务机制,实现了农村保洁市场化、制度化、常态化。

  找突破、看实效、求长效,让开封市乡镇、村落魅力初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长期过程。”市长侯红说,开封正在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等参与其中,用稳定的资金投入和有效的保障机制,在城市有品位、增底蕴的同时,让开封的乡村更有魅力。(记者 方化祎 党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