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破茧成蝶”正当时

12.06.2014  17:56


  5月17日,在河南省农科院、“院县共建”罗山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县“双低油菜简化生产技术示范与机械收获”现场观摩会上,子路镇兴津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陈贵权欣喜的告诉笔者,该合作社油菜亩产达200公斤以上,合作社油菜收割实现机械化,每年可增收30万元。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安;农业兴,国家盛。”近年来,罗山县共成立5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解决“谁来种田,怎么种田”等现代农业发展难题上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县农机局也利用合作社联合总社平台将各社联姻发展、农艺和农机技术组装配套成小麦、水稻、油菜、种植、机收一体化技术,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引领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有效地带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实现了水稻耕、种、播、插、管、收全部由农机专业合作社包办,让“穿着西服、裙子种农田”不再是梦想。

  田定权,人定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让农户放心流转,长期流转,覆盖罗山县乡村的土地流转服务网络,解决了土地信息不对称,散户想流流不出,大户想转转不来等问题。以陈贵权为主的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个以23户农机和种粮大户为主体,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单位参与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流转土地近5300亩。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大胆实践,把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和与之需要的农艺技术有机结合,让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探索了一条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成功之路。农户也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劳动的好处有,不种地有租金,参加劳动有薪水,土地入股有股金。罗山县目前还是全国率先第一个开展农民60岁后有养老金,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罗山县是一个典型的豫南农业大县,2013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有耕地面积13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6万亩,小麦种植面积45万亩,油菜种植面积40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74.32万千瓦,农机总值7.19亿元,大中型拖拉机2618台,联合收割机1805台,播种机830台,插秧机360台,是国家级种粮大县。在信阳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到目前为止,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7万亩,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0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正在迅速提高。纵观全县50家农机合作社现状,基本上都是由县农机局引导、农民组织成立,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机耕、机播(插)、机收服务,通过收取服务费发展壮大自己。县农机局领导在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中发现,农机手只注重农机的效能,不注重农艺农技有机结合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样便使农机在增产增收中的作用不同程度的打了折扣。“农机不与农艺结合,农机化推广工作将寸步难行,农机不与农艺相结合,农业变革就成为空谈,农业就不可能有大的跨越。”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92.3万元,现有社员303人,其中农业农机科技人员18人,农业科研协助单位2个(农科所及农机推广站),农业机械65台套,农机仓库550平方米,办公楼及培训教室250平方米,200吨的标准化粮仓及烘干设备,固定资产投入260万元,高效优质粳稻基地2000亩,连片油菜及紫云英各1000余亩。农机技术人员把农机和农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农机农艺相配套的机耕、机播(插)、机收技术,为全县农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撑,龙头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一、农机、农艺结合,合作社充当先锋

  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成立以来,农机推广人员、监理人员多次亲临现场,先后在机械化插秧,油菜机械化收割,小麦机械化播种等农机农艺相结合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兴津农机合作社,笔者看到插秧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开过之处,一行行秧苗稳当当地“”在水田里,近年来,该合作社坚持科学种田,大胆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机插秧育秧方式取得新的成果。前些年,罗山县农机推广站推广的机插秧育秧方法需要提前配制营养土,在配制营养土的过程中用工量大,培制过程繁琐,农民不易掌握,配制不当还易引起烧苗。去年春季,合作社科技人员大胆实践,改配制营养土育秧为泥浆育秧,即在秧田中就地取材,利用整秧田的泥浆直接装盘播种,待苗齐后用配制好的营养液浇施壮秧。这种育秧方法比传统育秧方法每亩可减省用工0.2个,按当地农民工价格计算,每亩可减少用工投入20元,同时可以提高成秧率4.5个百分点。

  2、油菜机械化收割获得重大突破。油菜生产因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从土地耕翻、育苗到施肥除草,收获直至干燥全靠人工作业,整个生产过程直接投入用工量12-14个工日,机械化程度低,生产面积逐年减少,如果不能解决油菜机械化收割问题,油菜生产没有任何前途。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张书芬研究员及其团队提出油菜、种植管理收获“轻简化”配套技术,实现了油菜的免耕、机械化栽培,同时研制出新药“地蚜灵”治理蚜虫,使用一次性基础配方缓释肥,最后实现油菜的机械化收割。子路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省农科院专家要求开展了油菜新品种杂双6号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在发挥品种优势的同时,实现了油菜机械化收获,一台收割机每小时可收割5到8亩油菜,比人工收获提高了工效40倍以上,损失率从12%降低到5%以内。

  3、稻茬小麦机械化播种难题得到破解。虽然小麦用机械播种出苗整齐,出苗率高,但信阳小麦以稻茬麦为主,常因整地质量差,稻茬多而不能使用小麦播种机,有时即便能用播种机但达不到理想的播种效果。针对这些情况,兴津合作社在2013年成功条播小麦3000余亩,利用小麦条播机,调整播种深度,适当浅播。采用这两项措施,通过合作社指导的条播小麦出苗整齐,没有缺苗断垄现象,当地小麦播种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4、成立机防服务队,做到科学防治病虫害。近年来随着农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显得更为重要,防治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生产中农民经常遇到不知什么时间防治、用什么药的难题,盲目施药常造成大量浪费,防治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县农机局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向全县农户编发科普知识。兴津农机合作社成立了5人的机械化植保防治服务队,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测报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治,这样即减少了防治次数,又提高了防治效果,深得农民的支持,今年,合作社机防队服务面积共达到2万亩。

二、农机、农艺结合,共同提升农机化水平

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在注重农机农艺结合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农机农艺结合成果的放大提升,使罗山县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1、加强与兄弟农机合作社的联合,达到资源共享。在县农机局与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协调下,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与全县多家农机合作社建立了协作关系,合作社的机械可以互相调配,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应邀随时派出技术人员给联盟成员社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联盟成员社共享农机农艺结合所带来的成果。

  2、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由于目前种田大户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水稻和小麦的播种收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农作物品种的特征特性能够适应机械化生产,按照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需求,依托合作社技术人员多年的实践经验,为社员制定了科学的种植模式:籼粳搭配。向社员推荐了“Ⅱ优7954、扬两优013、新两优343、冈优188、郑稻18、裕丰8号”等品种,同时推广“籼型杂交稻改粳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粳稻晚播机插技术”等,这些措施不仅保证品种抗倒性强,抽穗率高,成熟整齐,品质优良,利于机械收割,同时可以使水稻的播种期从4月中旬开始,至5月下旬结束,收割期从9月中旬开始至10月下旬结束,这大大缓解了种田大户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龙头示范社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县农机局与兴津农机合作社派出农机、农技人员经常对全县的农机合作社的社长和农机手进行以农机农艺结合的技术培训,据统计,全年共计培训农机合作社社长40多人次,农机手1200人次,有50家农机合作社共享了农机农艺结合的成果,成果带来的潜在经济价值上千万元。

  3、创办农机农艺结合成果展示基地。2013年,县农机局与兴津农机专业合作在子路镇朱湾村、创办了500亩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播、油菜机收、病虫害机械化防治等农机农艺结合的成果,先后召开大小型现场会多次,组织各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机手、种田大户800多人次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从直观上感受到农机农艺结合的巨大成就。并且,各专业农业农机合作社开展的横向与纵向联合,扩大了规模,增强了实力,拓展了市场。联合生产,合作经营,兴津农机合作社“抱团”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

  夯实基础,充满希望的田野才能接硕果。罗山县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行4年来,严格按照“安心打工去挣钱,兴津农机代种田,耕犁插收机械化,合作共赢谋发展”的理想,在农机与农艺结合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彰显出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典范。在党的惠农政策鼓舞下,罗山县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跨越发展在“春天里”。



作者:罗山县农机局 杨军 张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