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医疗器械应先查验资质

06.03.2015  14:28

  记者郑晶晶通讯员吕洁吴小倩

  昨日上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傅建伟率领8位相关处室负责人,共同做客本报,接听“楚天3·15”维权热线,就市民在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及食品安全等问题上的维权问题进行现场解答。近20名读者来电或网上咨询,其中,网购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维权不易、健康讲座上售卖的保健品真假难辨等成为投诉咨询热点。

  买保健品认准“蓝帽子”

  夏女士来电称,父亲热衷参加各种保健品讲座,曾花4000多元买回一箱蜂胶,价格贵得离谱,也没有所宣传的疗效。但无论怎么说老人都听不进去,坚持购买。担心他身体会吃出问题来。

  傅建伟表示,这些所谓的“免费健康讲座”,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销售的所谓保健产品,不少根本没有“蓝帽子”标志(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即使有也涉及到虚假或夸大宣传,建议广大市民购买保健品时需慎重,应从正规渠道去购买,同时认准“蓝帽子”标志。如对购买的产品不放心,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输入产品相关信息即可查询是不是正规产品;如果确定非正规产品或涉嫌虚假宣传,可拨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投诉。

  合格医疗器械都有资质

  汪婆婆投诉称,去年女儿帮她在淘宝网以850元购买了一套红外线理疗灯,据称治疗腰疼疗效不错。收到货物后发现产品与广告不符,换货后仍然无法使用,但无法退货。不少网友留言称遇到类似问题不知如何维权。

  傅建伟建议,在互联网上购买医疗器械时,应注意查看相关资质,如商家有无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以及该器械是否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等,然后方能考虑购买。如买到有问题的产品,可保留好相关票据,及时拨打12331或12315投诉。

  外出就餐要看“笑脸”

  周先生来电称,和朋友在吃完夜宵后上吐下泻,被诊断为饮食不干净导致急性肠胃炎。因不便请假,隔了两日才去找商家,商家以无发票为由拒不认账。

  傅建伟表示,省食药监局对所有获得餐饮许可证的单位,进行了量化分级管理,在餐饮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有笑脸、平脸等脸谱,区分其食品安全等级。建议外出就餐,要选择许可证照齐全的店家,认准“笑脸”标识,发现问题拨打12331投诉。

  傅建伟称我省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目前正在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下大力气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为群众提供绿色、清洁、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