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春晚,让“快闪”文化与世界互通
发源于互联网时代的央视网络春晚,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从2011年首届开始,每年都独具一格,有新的形式与内容加入,新媒体元素得以充分展现。网络热点、微博内容、微电影、短信和微博的现场互动成为晚会的核心部分。没有升降舞台,没有梦幻灯光,没有华衣锦服,没有明星大腕,在电视进入所谓大片化的时代,央视网络春晚尤显朴实而隽永。
2015年CCTV网络春晚也已经与观众见面,播出后网友点赞声不断,贯穿整场晚会的“快闪”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直呼精彩。
“快闪”近几年来在国际上颇为流行,参与者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方式随机约定时间、地点,举办引人注目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迅速走人,“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带有后现代意味和街头艺术色彩的行为,本来很难让人把它跟春晚联系起来。但网络春晚让两者实现了绝妙的嫁接,而且收效甚好。
网络春晚“快闪”地点的选取可谓穿梭古今、超越国界。在曲阜的千年孔庙殿前,白举纲等90后明星与60名学子身着汉服,共同完成古老的成人礼仪式,与观众一同感受中华千年礼仪之邦的庄严持重;在西安的南城墙下,fresh极客少年团与游客一同观赏了仿古开城门仪式,衣冠赫奕、气势恢宏的列队再现了盛唐长安的千年古韵;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奥运女孩”林妙可带着观众一路看遍花鼓戏、蓝印花布、摇橹船、长街宴……
非洲的肯尼亚、中东的阿联酋迪拜、大洋洲的悉尼与北美洲的洛杉矶等十大地点也出现了春晚“快闪”的身影,真正实现了“全球网友盛大狂欢”。这一刻,春节的喜庆气氛跨越种族与文化的藩篱,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网络春晚打造出的全世界共庆、共享中国年的祥和氛围,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气韵,展示了家国天下、世界一家的大爱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同时更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这也是网络春晚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创作的源动力。“快闪”兴起于国外,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核。当《甜蜜蜜》、《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在异国他乡的街上响起,路过的外国友人不免纷纷驻足观看,中国的优秀文化也得以传播。
“快闪”还让普通群众能最大程度的参与到春晚中来,由观众成为演员。去年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春节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节日,随着网络的发展,群众不仅是春晚的观众,看客,更是演员,能亲身参与其中。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产生于国外互联网的“快闪”,给网络春晚增添了一些国际范儿,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更好的接轨和互通。
【责任编辑:王利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