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投网为什么不急于找“干爹”?

04.08.2015  17:58

  这两天最热的话题有两个:一个是央行关于第三方支付限额的新规出台,第二个是一些银行系的P2P平台暂停发标。这不由得再次给投资人抛出一个老问题:“背景”对于P2P平台的可靠性到底影响几何?

  这个问题的一个前提是,很多投资人依然是十分迷恋平台的背景或者靠山的,银行系、国资系或者上市公司系平台在他们看来应该就是安全可靠不跑路的。所以,很多平台投其所好,P2P平台“嫁豪门”成了一种很热闹的现象。例如,前段时间,某平台与深圳某上市公司签订对赌协议,出让控股权,虽然最后以该上市公司小股东投票否决而收场,但至少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找家上市公司做“干爹”,多少还是能在投资人心中翻起几朵浪花的。

  平台找“干爹”大概有几个目的:实在点的平台,确实是因为业务或者融资方面的需要才找。不实在的呢?或者是帮着上市公司拉拉股价顺便自己分点油水,或者是借力做营销,也或者是纯粹找个“干爹”撑撑场面。

  但也有平台显得比较另类,例如网投网。网投网在2014年6月成立之后的动作如下:与东莞隆盛担保签订合作协议,与宁夏丰源小贷合作进军三农,与云南融通融资担保合作推出珠宝贷,后来,又在第三方征信服务方面引进了鹏元征信和上海资信等机构,顺利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很明显的一点是,尽管动作不断,但网投网偏偏就是没有跟任何银行或者上市公司扯上点关系?

  为什么?这当然不是实力的原因,在此之前,风投、上市公司也来找过网投网,想注资的,也有想借平台融资的,但都被网投网“”下了。网投网为什么不急于找“干爹”,我想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网投网对自己的业务模式有充分的自信。网投网是行业内最早引入第三方资金托管的平台之一,仅此一条就坚守了“平台坚决不能触碰资金”的底线,从机制上杜绝了网投网圈钱和跑路的可能性。说通俗点,网投网敢于“子宫”,也就没有“出轨”的想法和能力了。另外一方面,融资担保机构的引入也大大提高了网投网的风险保障能力。从这一思路来看,锦上添花的事对于网投网来说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

  第二,网投网“很规范,很靠谱”的口碑业已在投资人中形成。从投资人、行业协会以及同行对网投网的反馈来看,“小而美,很规范”已渐渐形成共识,所以找“干爹”这种借力营销的事显得并无太大意义。网投网更愿意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实实在在为投资人取得保障的事情上,比如我们在7月份连续引进了两家征信合作伙伴,这不是在做营销,而是实实在在地在进一步提高平台的风险保障能力。

  第三,钱对于任何平台来说都是诱惑,但网投网更愿意尽量“矜持”。平台与上市公司的合作,一方面为自己增信,一方面也是出于融资的考虑。对于网投网来说,不缺钱肯定是假话,但正应了中国一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目前,网投网还是希望沿着既定的方向夯实业务能力,优化提升业务模式,而资金的盲目进入会干扰我们的思路,一些平台融到资金之后几乎全部拿来砸广告,业务能力每况日下,这是包括网投网在内的业界同行的前车之鉴。

  此前公布的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再一次让网投网坚定了走自己道路的信心。行业虽处乱世,但找准方向后的坚守,终究会让网投网走到最后,成为剩下的王者。(本文作者:P2P网贷研究员/徐学成)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