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进口食品曝三大隐忧

12.01.2015  21:37

  隐患一:大多没有中文“身份证”

  南京检验检疫官方微信中,负责运营的“国检小编”称登录了一家知名购物网站,只要输入“进口食品”进行搜索,立刻会搜出来上千种食品。且网购进口食品比市场上便宜不少。但从检验检疫部门对网售进口食品的调查情况来看,一些进口食品存在着标识不清、进货渠道不明等隐忧,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可能花大价钱买到冒牌货,甚至不合格产品。

  第一大隐忧就是没有中文身份证。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食品市场质量监管制度》中明文规定,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没有中文标签或中文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进口食品。

  同时,根据国家《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事先经过审核,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为中文标签。标签的内容不仅与外文内容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食品名称、配料成分、净含量和固体物含量,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等。这些信息必须是中文黑色字体。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是不允许在中国市场销售的。

  “国检小编”发现,在网上销售进口食品的商家均强调“进口”二字,有的称“原装进口”,有的称“百分百进口”,有的称“天然进口”,“我自己选购了全网销量靠前的韩国三进x-5巧克力棒。收到货品后,在外包装上找不到任何中文标签,询问客服人员,得到的解释为:没有贴的是店里直接进口来的。”

  无疑,没有任何中文标签,纯外文的食品,不仅让大家看不懂,更重要的一定是没有正规经销商,如何混入国内也很难说。

  隐患二:“ciq”标志基本缺失

  除了中文标签这一“身份证”外,进口食品还需要贴带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证明其经过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但是在南京检验检疫工作人员购买的一些所谓进口食品中,并未发现带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这些没有‘ciq’标志的进口食品,可能没有经过国家检验检疫部门的检验检疫,安全系数值得怀疑。”

  据了解,如果没有这个标志,就可能存在微生物、重金属超标,染色剂、防腐剂不合格等问题,不排除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此外,消费者还有权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

  记者还看到在网上售卖一种售价为12.9元、号称来自越南原装进口的230g沙巴哇综合蔬果干,奇怪的是这种号称原装进口的食品,其背面的名称、保质期等都居然是外语和中文的混合,没有额外的中文标签。

  隐患三:国产食品“张冠李戴”

  据了解,目前网络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是包装上是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

  南京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表示,只有第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二类是国产食品,第三类则不确定,可能是进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货”。

  记者在网上看到一款号称是进口的360g卡其诺布丁果冻糖果(30g×12粒),而事实上,该果冻上的文字印的是中文和韩文。但仔细看里面果冻上标注的生产厂家,居然是福建泉州一个工厂生产的,标注的产地也是“中国大陆”,明显的是张冠李戴冒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