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民网上再发文五问市长 求解决雾霾实际措施

25.11.2014  10:00

一封普通市民写给市长的公开信,缘何激起如此强烈的火花?网友们称“公开信点透了市民的心声”。市长与市民的隔空对话,持续发酵。昨日,郑州又有市民网上发文五问郑州市长,寻求解决雾霾的实际措施,“雾霾治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五问

五问市长 寻求治霾最强效措施

1

公开郑大2013年做的污染源解析报告

“牛犇犇”认为,市长回信中提到了这一点,不单政府要了解雾霾源头,民众也想找到罪魁祸首,每天生活在灰蒙蒙的空气里,民众都在盯着,有必要知情。

2

晒晒治理雾霾的明白账

“牛犇犇”说,市长回信里提到了两年来所做的专项治理方案,今年供暖季的空气质量和往年相比,为啥丝毫感觉不出来成效,花了多少钱治理?蓝天天数涨了多少?

3

可否明确问责制?

“牛犇犇”说,政府能否拿出时间表,责任到具体部门、官员?为市民立个合同,让市民有个盼头,“如果治霾有效,我们至少知道该给谁送为民服务的锦旗”。

4

雾霾治理上,有无和民间机构合作?

郑州曾有环保组织测过PM2.5,外地也有不错的环保NGO,在雾霾整治上有无和民间机构合作过,政府有无购买过NGO服务,如果做过,有哪些?

5

能否邀请市民共同献计献策?

我们相信专家的智慧、政府的决心,也希望市民能为此出份力。比如,有人说,雾霾和大规模拆迁、修路有关,拆拆建建,还是要有些防尘措施,不行的话就邀请市民来监督。

“牛犇犇”昨日透露,他正在将五问传给郑州市长信箱,同时也在向郑州市政府、环保局申请信息公开,没有回复,他会一直问下去。“可能有人觉得我是在作秀,可如果蓝天是场秀,我愿意天天秀下去,如果要为这场秀加上期限,我会说,一万年”。

【致谢】

拿出行动 莫把承诺写在纸上

11月20日,网名为“大花猫”的郑州市民李国发的一封写给市长的公开信,引起了众多网友和市民的共鸣。仅三天,11月23日下午,郑州市长马懿做出隔空回应,十几万人浏览转发,有人称这是“公民意识的觉醒,集体力量的完胜”。

昨日上午7点37分,李国发再次在网上发文,向网友们致谢,更提出“盼蓝天白云,不要一纸公文”的心声。

“亲爱的网民,我真心感谢大家。仅三天,包括跟帖的,竟有十几万人次浏览转发‘致市长公开信’,汇聚成强大声音:要蓝天,治雾霾!”李国发称,包括东方今报在内的众多媒体报道了一封公开信,产生了强大影响。

“市长公开致信,表示对我们的感谢和致歉,并承诺不负众望治霾。我们最讲实际,希望政府莫把承诺仅仅写在纸上,要硬起手腕,真心拿出行动,短期见初效,长期大改变,让市民真正生活在蓝天里。”

李国发的致谢信,网友们纷纷点赞。上午10点37分,李国发回复网友时,再次点明心声:“我们要的是蓝天白云,期盼短时间见效,而不是哄人的一纸官文。”

【发声】

防霾除尘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市民与市长的隔空对话,仿佛一支兴奋剂。11月23日夜晚,郑州市民“牛犇犇”,发文“五问郑州市长马懿,治霾两年取得哪些成效”,更希望能看到实际的、强有力的措施,拯救郑州。

“‘大花猫’的公开信,更多的是情感的表达和期待,我更希望有实质性的措施出来。”昨日上午,“牛犇犇”向记者说,郑州的空气质量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公开信产生的强大效应,让人警醒,同时也感染了他,“生活在这个城市,我们不应该有‘搭便车’的心理了,环境与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站出来呼吁。”

“防霾除尘,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牛犇犇”认为,虽然雾霾的治理是长期的,但短时间内出现了重污染天气,不能只是一个预警,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也是让市民看得见的一种行动。“不能说治霾是长久的事情,而就任其发展了”。

无独有偶,昨日依旧灰蒙蒙的郑州天气状况,让“九道-九度新观察”也颇为郁闷,该网友称,“大花猫”的公开信,他看了不止10遍,当时他正在郑东新区CBD寻找标志性建筑“大玉米”,多次以失败告终,“我知道很多小伙伴正在聆听专家们侃侃而谈互联网的未来,可此时是多么的心酸,我们城市的未来在哪里?”

该网友称,他们是行走爱好者,自发组织了“每天10000步”的走团,倡导绿色出行,计划2015年影响1万人出行,可频发的雾霾天气,连连阻碍着计划的进行,他这个总策划感到纳闷渺茫,自我怀疑:“城市,凭什么让我们爱你!”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