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绶青、李清联、陈有才获“中原诗歌突出贡献奖”

09.11.2015  15:14

时光在动人的诗行中定格,容颜在真诚的歌唱里不老。11月6日至8日,第二十届黄河诗会暨“中国百名诗人走进开封·朱仙镇”采风活动举行。我省诗人王绶青、李清联、陈有才被授予“中原诗歌突出贡献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正式公布。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响应省委宣传部的号召,省作家协会、省文学院、省诗歌学会、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政府、开封市文建文改办联合主办了此次活动。承办方祥符区朱仙镇人民政府、河南开心一方置地集团,朱仙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全力支持,号召全国百名诗人走进河南,脚踏中原大地,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日新月异的时代风貌,同时拿起手中的笔,“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诗歌作品。

黄河诗会是我省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对于宣传河南、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全省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发展,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恰逢省诗歌学会成立30周年,第20届黄河诗会因此具有了庆典的意义。来自省内外的130多名诗人相聚在古城开封,其中有80多岁的老一辈诗家,也有“80后”“90后”的青年诗者,可谓薪火相传。著名诗人李少君、刘立云、梁平、阎安、方文、谷禾、杨志学、金石开、简明、刘向东、龚学敏、谢克强、邹建军、潘红莉、马启代、胡弦、毕福堂和我省诗人马新朝、高金光、孔祥敬、张鲜明、吴元成、萍子等参加了诗会。

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河南日报、开封市相关领导出席诗会并对我省诗歌的发展给予肯定,寄予厚望。省诗歌学会将第四届“中原诗歌突出贡献奖”授予我省诗人王绶青、李清联、陈有才。80高龄的王绶青坚守民族化诗风,以生命写诗,影响数代青年诗者;82岁的李清联半个世纪前以工人诗人享誉诗坛,古稀之年倡导无障碍写作,至今仍坚持诗歌创新;陈有才为乡土乡情而歌,催生信仰诗歌群体,古稀之年仍汪洋恣肆。

在本届诗会的论坛上,与会诗人与诗歌评论家以“诗歌+朱仙镇与开封文化旅游”为主题进行对话。他们指出,曾经的开封汴梁城是城市化的典范,它告诉人们,不仅田园是诗意的,城市也可以是诗意的。正是在勾栏瓦舍间,诞生了或婉约或豪放的宋词,至今,宋文化仍在滋养着我们。而朱仙镇在水陆码头的繁华和衰落之间,留下了木版年画等珍贵的遗产,这些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如何站在现代性的角度去理解这座城市,不是简单地复原农耕文化的记忆,不要停留在历史的幻觉上。与会专家还提出打造一座宋词博物馆,同时把更多的宋文化艺术纳入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一系列衍生品等可行性建议。

对于当代诗歌如何去同质化,写出自己的个性,与会专家表示,也许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我们这片土地,反思我们国家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诗坛对河南寄予很大的希望,因为这片土地的积淀深厚。诗人们不要沿袭熟悉的套路,要给自己加大难度,要对这片土地的变化进行哲学思考,为中国诗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其间,诗人们先后赴朱仙镇岳飞庙、关帝庙、木版年画作坊采风,到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考察;并参观了龙亭公园、开封文化客厅、黄河游览区等,历史的厚重与深邃,民间文化的朴拙和丰美,“文化+”时代的蓬勃与繁荣,驱赶了天气的严寒,激荡着与会诗人的豪情和灵感。他们纷纷表示,要感受这块土地热烈的心跳,聆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创造出具有中国精神、中原气魄的优秀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