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食抗议才获准学医?
01.07.2014 12:00
本文来源: News.He-nan.Com
反对
“为你好”实为“侵你权”
一年一度的高考之后,如何填志愿选学校,已然成为众多学子和家长的心头纠结,其间自然不乏对立与冲突。从辽宁状元刘丁宁因为不适应而选择复读,再到北大学子因为专业不对口而复读再考清华,及至成都高三女生向原为圆医生梦而以死相逼。种种纷争与事件背后,恰是个体权利的苍白——自我选择权的丧失。
不可否认家长的初衷,甚至也不怀疑业内人员“别学医”的善意,如果再加上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那句“要有尊严别学医”,学医成了许多人“痛苦的选择”,医学专业也由之前的火爆,面临着遇冷的尴尬。
任何一个职业都可能有荣与衰的曲线轮回,医生行业也并不例外,更何况其间还有一个“围城定律”。或许,在体制内的人看来,待遇差、工作辛苦不说,关键在于不被外界理解。但问题在于,任何职业都可能面临压力和挑战,哪怕被人羡慕和推崇的“当大官”,也可能因为腐败高发而身陷囹圄;其他传统职业如教师等,同样面临着风险,你不愿意做,他也不愿意干,那么谁来解决公众的看病问题,谁又来为后人的教育负责?
人为地将职业分为三六九等,有意地将其分为利己还是利人,根本上还是教育走偏所致。相比于未成年人而言,如何实现对成人的人格教育和权利教育,让他们对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给予尊重和敬畏,才不会出现高考状元为专业复考,也才不会有孩子因为专业选择而以死相逼。
学不学医,医生职业有没有发展瓶颈不过是表象,因为今天我们每个人面临着医生职业困境之外,更大的权利障碍和尊严风险。如何让个体的权利获得尊重,这才是向原自杀带来的社会反思,也是必须解决的现实命题。
唐伟
其实是另一种暴力伤医
“劝人不学医”是一种痛诉,一种抗议,一种激烈异常又带有破坏力的表达。
任何事物有利弊的两面,学医同样如此。“压力大,风险大,收入较低”只是坏的一面,但好的一面同样存在,比如:掌握医学思维和知识技能,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改变生命状态,行行出状元。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灵魂和思想,对一个事物的喜恶和兴趣大不同,需求也不一样,替别人做决定,给出一个斩钉截铁的决定,是一种不道德的专制,从来就不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劝人不学医”制造的伤害性要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大。主动学医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优秀的学生精英报读医学的人寥寥无几。如果这样自以为是的思维,这样的现象继续蔓延下去,一个现实的追问是,未来,谁给我们看病?
一个社会,当很多医生背后都有一杆现实的“枪”逼着他工作,而不是来源于内心的需要与喜悦,它显然将影响到医疗质量,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生活。此刻,人人有病都想去挤大医院找好医生看,已经说明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极度缺乏。如果不能在资源供应上得到改善,看病将越来越麻烦,这是可以预见到的一种结果。
如果我们不能改善一种制造痛苦的社会现象,至少应该先不去加剧它,做一些破坏性的事情。“劝人不学医”就是其中一种。医疗环境不如意,需要鼓励更多高智商有社会责任感和从医热情的精英进入这个行业,用自己的力量参与改革,潜移默化去改变现状,如果人人以局外人自居,总想不付出努力和牺牲就成为利益既得者,都在打着小算盘,想等看到足够环境诱惑人才进来。一旦这种投机主义流行,那这个行业永远不会有真正改善的一天,也会无形中伤害到孩子们那美好的未来,原本他们可以成为医疗界的精英,帮助很多人得到救死扶伤的机会。
从这些角度而言,说“劝人不学医”是另一种暴力伤医,其实并不过分。
吴帅
建议
好娃不学医更需内部反思
据了解,现在全国综合大学,医学院学生中第一志愿率平均不到50%,特别是本科专业招生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医学院校招生“断档”甚至成为常态。“优秀的学生不愿意学医了!”引起了很多人的关切。破解“好娃不学医”,显然需要政府、社会和医疗体制内部三方努力,三方反思。但就当前而言,最需要的可能还是内部反思。
很多医疗内部人士一谈到问题,就是体制和社会,唯独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当前的医疗大环境中,是不是就不能产生好医生?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下,是不是就不可以大有作为?答案自然还是否定的。到医院去看看,有一些医生门可罗雀,有一些医生门庭若市,这不是偶然的。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处于主动地位。如果所有的医生,都能够按照“医者良心”要求自己,收入再低也别向患者乱伸手,工作再受气也别把气发向患者,医疗关系何至于紧张不堪?
弥漫在整个医疗行业的自我解构、自我吐槽,让人有一种压抑感。当我们在感慨环境不好,声望不佳的时候,有没有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而不是只剩下解构吐槽。
揆诸更大视野,这种对所在行业的解构和吐槽,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一种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引起社会关切。具体到“好娃不学医”,需要的不是自我解构、自我吐槽,而是自我反思、自我振作。
毛建国
延伸
捡拾“千万别报体”中的珍珠
微博上日前有无数个千万别报某某专业的举牌图热传。在微博中这些“前辈们”集合了各种坑爹专业,大有带新人们认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希望他们远离苦海之意。千万别报某专业,其中的一些理由则堪称奇葩:因为难就业,因为世界太逗比,因为没女生,因为被鄙视……这样的流行范式,非常符合网络传播的欢乐跟风特征,“千万别报体”真真假假,有的真心是经验教训的总结,有的则带有戏谑、恶搞和寻开心的成分。
“千万别报体”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少专业的确存在着专业对口、就业前景、学术前途等方面的症结性问题,以至于让那些所谓的“前辈们”深感交了那么多学费、浪费了4年的光阴,性价比太低。二是跟风吐槽。比如一些人说别报某专业的原因是工作没有假、上了班会暴肥、宅男太多等等。三是因人而异而非针对专业的。专业其实是好专业,但不一定适合个人发展。
正因如此,对于“前辈们”的所谓“千万别报体”,学子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不能轻易被恶搞吐槽之类所误导。比如江苏省理科第一名吴呈杰,就对北大新闻专业很感兴趣,但是几乎所有采访他的记者都不建议他考新闻,这条消息已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不乏网友戏称这些记者为“业界良心”。吴呈杰怀抱新闻理想,各路记者劝阻后亦不改其志,难能可贵。此子虽有大志,但是对于一些前辈的建议,也要认真听取。比如有资深新闻人就说,最好本科学一个理工科专业,研究生阶段再学新闻。还有人建议即便读新闻专业,也不能只读新闻教科书,还应该博览群书,比如多读法理、政治学、历史、金融、科普等课外书,将来吃新闻饭才能更有成就。诸如此类的建议,皆是隐藏在“千万别报体”中的珍珠,莘莘学子们不可不察。
“千万别报体”不只是学子就业风向标,还应该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参照物。与千万别报我们专业相比,网络上甚至还出现了千万别报某些学校之的吁请。这大约也让一些学校和专业足够尴尬。而相当部分的“前辈们”甚至于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式等方面给学校和专业指谬。比如有网友发微博称:“整理新闻评论老师的课件,真的觉得深深地被坑了,长篇大段的堆积毫无条理性,我就不说了,错别字一抓一把,不通顺,更可恨的是新闻述评的写作方法竟然能和广播评论的一字不差……”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这样的专业,算不算坑爹呢?我们的高校又要不要从中悟出些什么呢?
严辉文
■三言两语
●黑暗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女孩子真棒!
——张思莱
●是亲爹,鉴定完毕。
——费非
●医生在中国本就是低收入,奈何大家都以为是土豪。
——阚文
●这是一个当医生难,想当医生也难的世界。
——杨庆
●造成医生这一职业目前的尴尬局面,不能怪社会认知的错位,而在于医疗体制的畸形。
——郎中
●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报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表示了解所选专业,71.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孙广平
●一个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为何开始改变它给人的印象?
——齐佳俊
本文来源: News.He-nan.Com
01.07.2014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