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新常态下,做好投资促进的“七大法宝”!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投资促进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工作。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投资促进工作也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新变化。如何做好形势下的投资促进工作是各地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探索的重大问题。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zsyznc)选取此文,为大家总结了做好投资促进工作的七大方法。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作为促进我国吸引外资、对外投资的有效保障,助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手段,投资促进工作长期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给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促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投资促进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我国投资促进工作必须主动适应国内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断调整、优化投资促进战略,扎实推进投资促进工作。
一、加大投资促进力度,以开放为动力深化改革
“用开放来倒逼改革的深化,是一种高超的改革艺术。”以对外开放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当前,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投资促进工作,扩大引进外资的质和量,加快“走出去”步伐,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特别是在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开放机遇的同时,要着力培育产业优势、跨国企业优势、技术创新优势、购买力优势、制度效率优势等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全面深化国内各领域的改革。
二、统筹谋划、精准发力,提高投资促进有效性
提高投资促进有效性是迈向中高端的必然要求。投资促进有效性是投资促进宏观有效性和微观有效性的统一体,通过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扎实开展投资促进工作,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双赢。
提高投资促进宏观有效性旨在提高投资环境有效性、产业结构有效性、区域结构有效性等。注意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把握产业趋势和外资走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重点突破,着力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地区性的加工制造、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基地,以及投资中心、服务外包基地,扩大现代商贸物流、医疗卫生、旅游等重点现代服务业领域,鼓励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政府工作要明确主攻方向,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同世界500强企业间的合作,促进利用外资扩规升级。二是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导外商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东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转移,节省出更多的东部空间资源,打破东部目前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利用其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更好地发展东部经济的领头作用。以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为契机,提高区域发展协同效应。
提高投资促进微观有效性旨在提高投入产出有效性、投资促进项目有效性、投资促进方式有效性、投资促进服务有效性等。
三、减少行政审批,强化外资监管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经济管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志是“管理透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是“监管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外资管理手段以审批为主,其较适合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活动主体少、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时期。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并已经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对外资进入必须由注重事前的审批向注重事中与事后的跟踪监管转变,改审批模式下的“大进大出”为“优进优出”。目前商务部正在制定新的《外国投资法》,旨在实现《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三法合一。其坚持“普遍备案、有限许可”总原则,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以负面清单为基础,有重点地放开各产业领域尤其是服务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管理,这与以往相比更具开放意义。
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可减少和优化行政审批,做到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既能提高行政的透明度,又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还可有效规避权力寻租。
四、以开放倒逼金融改革,促进企业 “ 走出去 ” 融资便利化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走出去”,改善国内企业在境外的融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一方面,要引导、支持国内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走出国门,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并开展业务,为国内企业走出国门提供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近年来,包括海通证券、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内的中国金融机构大步进军海外市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打头阵,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国人熟悉、可控的融资环境。为此,应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便利金融机构“走出去”。将境外上市、并购、设立分支机构的审批、核准制度改为报告制度,这样能够在企业做出海外扩张决策时及时开展相关经营活动。
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开放进程。随着IPO注册制的到来,可以考虑放宽企业在B股市场上市的资金要求,使国内企业能更好地利用证券市场融资;规范外资参与境内证券投资和企业并购,促进创业和风险投资等投资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放宽境内企业、商业银行等经营性组织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限制。此外,要充分发挥和利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机构的作用。
五、提升投资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
投资服务是通过向潜在投资者和现有投资者提供服务,帮助吸引并留住已经感兴趣或承诺进行投资的投资者,引致投资者在同一个地方投资或再投资的行为。投资服务是最重要的投资软环境,投资服务可分为投资前期服务、中期服务和后期服务三个部分。其中投资后期服务至关重要。在投资前中期服务结束后,投资后期服务必须及时跟进、适时调整和完善,这成为留住投资、引致再投资、产生正溢出效应,从而实现“外资保持”的关键。频繁出现的“JQK”现象是对我国目前投资服务特别是后期服务过程中大量存在恶性服务现象的生动描述,已经给投资商和地区形象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更是“外资撤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此,一要完善政策、法律环境,改善投资促进工作。政策、法律环境是投资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完善投资软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二要建立整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式投资服务模式。三要重视投资前中期服务,前期把关要“严”,注重引进外资的质。四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后期服务工作流程,后期服务要“强”,投资服务要“以外资的眼光看服务,以内资的心态去服务”。五要建立健全投资后期服务评价机制。六要持续监管,不间断地对外资的情况进行跟进。外资的监管部门要能够在调查中早发现情况,早解决问题。
六、推进边境开放型经济发展,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沿边开放和边境经济增长是实施我国全方位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面临出口市场萎缩、经济增长减速、地区发展失衡、环境问题突出等挑战,大力推进边境开放型经济发展有利于形成中国借助中外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借助国外的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开发利用好对外边境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所在。为此要逐步加大对边境地区矿业、制造业、特色加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创意经济、高铁经济等领域的投资。
七、创新投资促进方式,推动经济中高速发展
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必须加速投资促进理念、内容、技术现代化。 投资促进工作者要在继续发挥传统投资促进方式效用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开拓创新适宜的投资促进方式,提高投资促进的有效性。
当前,一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搭建完善的中国投资促进信息网络体系。二要充分利用电视平台,发挥电视媒体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效果,以其真实、权威、覆盖面广、即时性强的特点,促进外商同我国市场的实时沟通与对接,从而搭建一个促进投资双向互动的国际信息交流平台。三要加快以互联网+、卫星数字电影等为代表的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推动外商对农业投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四要促进以服务外包形式利用外资。发展服务外包是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推动“中国服务”再上台阶、走向世界,国务院2015年1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服务外包投资促进方式有其特殊性,必须加以研究、拓展和创新。其中,政府在承接服务外包投资促进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引导、支持、调控、服务”。五要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协调,内外联动吸引外资。“走出去”企业可以更好地带动引进外资。六要推动投资促进与贸易促进相结合。今后,我国各项产业更大程度的开放是促进贸易和投资活动的一大契机,对外投资与贸易可形成互补、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外投资政策应与对外贸易战略相互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