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一条鱼腥一口锅” 该警醒谁?

18.03.2016  20:10

黄 颖

又是一年“3·15”。今年的消费日主题是“新消费 我做主”。而现实生活中,让人不敢消费、害怕消费,甚至被绑架消费的事却层出不穷。

今年春节期间,游客陈某在哈尔滨“北岸野生渔村”用餐,遭遇“天价鱼”事件仍让人记忆犹新。原本一起看似简单的消费侵权事件,却一波三折,相关部门从最初“属于合法经营”“不存在欺诈”的表态,到最终迫于舆论压力,作出对“北岸野生渔村”商家停业罚款、10名监管责任人追责的处罚,终于使事件得以平息。类似事件虽是个别案例,但对当地旅游形象带来不小的影响。

或许有人为“一条鱼腥一口锅”感到惋惜,也有人认为,“一条鱼腥不了一口锅”,不必大惊小怪。试问,如果没有游客陈某敢于较真的态度,没有媒体的持续追踪,该商家是否还在“合法经营”中,等待更多的消费者落入“陷阱”?从哈尔滨的万元“天价鱼”,到青岛38元一只的“天价虾”,类似事件为何总在上演?值得人们反思。

诚然,无良商家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确应该受到谴责。但在某种程度上,相关部门监管缺失、包庇纵容以及惩处不力,才是不良商家铤而走险的根源。在监管真空下,加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的弱化,商家受利益驱使,往往抱着侥幸心理,能宰一个算一个,于是消费者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就不足为怪了。

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诚五行之本,百行之源”。诚信,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少商家道德失范,把诚信和守法经营放在一边,见利忘义,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由此使假货横行、泛滥。市场经济既是利益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固然需要企业、商家加强自律,坚守道德底线,更迫切需要用健全的法规、制度规范人们生产经营活动,使重德、守信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行为规范。否则,诚信缺失,必然扰乱市场秩序,使更多“劣币驱逐良币”,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首驾”马车,动力不容小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正由重实物消费转为重服务消费,推动服务消费快速增长。一方面,长期低消费蓄积的消费需求快速释放,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时尚、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另一方面,不少行业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与人们的消费需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由此,消费维权的热点和重灾区从过去的假烟、假药、假食品,扩展到旅游、保健等服务领域。

经济转型的关键期,要更好地发挥消费马车的拉动作用,既要增加群众收入及消费能力,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推出更多个性化、特色化的消费产品,更重要的是营造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加快构建诚信体系,建立个人及企业的诚信档案,完善失信约束惩罚机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才能真正使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责任编辑:孔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