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摘要

21.01.2015  09:24

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关于郑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草案)的报告摘要

中原网讯(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 倩)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主要指标增速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位次普遍前移。

昨日举行的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书面听取了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书峰《关于郑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郑州都市区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主要预期目标已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一项项指标意味着,在适应新常态下的郑州,经济发展必将越来越平稳健康、社会发展必将越来越和谐稳定。

航空港实验区

报告摘要: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不断完善要素平台,持续提升开放水平,力争2015年实验区生产总值增长30%。

重点措施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申建中国郑州自贸区,加快推进“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打造人才高地,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力争郑州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加大产业培育引进力度。力争全年新签项目超过50个,投资总额超过1500亿元。

城乡一体化

报告摘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重点措施

加快人的城镇化,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推进附着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领域的配套改革;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确保地铁2号线一期建成,加快1号线二期、5号线建设进度,开工3号线一期;稳步推进金水路准快速化、农业路快速通道等工程,确保南三环东延工程一期、陇海快速路年底前竣工,238条支线道路全部完工;有序推进中原西路、郑新快速通道和航海东路等三条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

工业转型升级

报告摘要: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地位,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重点措施

抓好战略性企业培育,继续实施战略性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23个工业战略性企业和15家创新型企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各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突出引进航空物流、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通用航空等航空类产业项目;加快传统产业升级。通过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业链条延伸等手段,促进纺织服装、铝及铝精深加工、食品制造等产业提升发展。

现代服务业

报告摘要:以高成长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业态提升、比重提高。

重点措施

提升服务业业态水平,培育养老消费、信息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鼓励发展医疗、健康服务业等多种新兴服务业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物流业:深化与美国联合包裹公司等企业战略合作,积极拓建货运航线,加大对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5家物流培育企业的帮扶指导力度。力争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40亿元,增长10%左右。

农业现代化

报告摘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增强保供增收惠民生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继续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

重点措施

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建“菜篮子工程”可追溯标准化生产基地4.5万亩,认证登记“三品一标”农产品100个,新建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6万亩;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29家以上,着力打造速冻食品、枣制品等农业产业化集群,力争市级以上集群达到28个;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成全市30%的家庭承包耕地的确权登记工作;继续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积极推进精准扶贫,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扶贫开发和新型城镇化、休闲农业旅游结合,全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万人,完成整村推进扶贫20个村,实现扶贫对象脱贫5.4万人。

强化投资升级

报告摘要: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在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较快增长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重点措施

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围绕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大气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力争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30亿元以上,增长18%;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以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为重点,完善重大项目推进制度,加快推进机场二期、比克新能源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

改革开放

报告摘要:围绕全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外需动力。

重点措施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市场导向,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内陆开放高地。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加快“国际商都”规划建设,全力推进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完善“两港两网”多式联运体系;加快重点开放平台建设,提升“两区五口岸”开放功能,深化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力争郑欧班列全年开行150班以上。

科技创新

报告摘要: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产学研政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重点措施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和品牌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储备制度,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战略培育;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引导企业在新技术、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品牌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发展;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加紧制定引进培育人才的政策措施,依托企业和政府参与,积极引进两院院士、研发团队及国家“千人计划”等国内外高端人才,培育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努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生态文明

报告摘要:全面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以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着力减轻环境压力,提升环境承载力,进而提升城市吸引力。

重点措施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加快实施“蓝天工程”,着力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耗占比;加快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工作,深入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从源头控制高能耗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十一届园博会筹办工作,全面启动园博园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探索建立森林生态红线划定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改善民生

报告摘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抓好民生“十大实事”。

重点措施

不断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着力抓好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就业创业工作,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继续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切实加强住房保障,进一步完善创新“三房合一”住房保障机制,健全我市住房保障制度。新开工保障房14.5套,基本建成6.2套。

经济运行调节

报告摘要:坚持规划先行,重点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继续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经济运行监测与目标考核工作,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重点措施

切实提升科学谋划水平。加快推进“国际商都”发展战略的谋划与落实,围绕“一路一带”战略、自贸区、改革创新等领域,研究提出一系列重大课题、政策和项目;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全面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深入开展“十三五”时期重大问题研究,组织提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坚持开门编规划,强化规划工作创新。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