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省辖市晒2014年经济发展成绩单 周口跑第一
根据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公布的《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2014年全省18个省辖市GDP增速中,周口名列第一,濮阳排第二 ,许昌排第三。而三门峡、济源和洛阳则垫底,分列倒数第一、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三。
◎周口和濮阳成为“黑马”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周口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周口发展的“成绩单”,犹如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全市人民的身上:2014年其经济增速达到11.24%,名列全省第一。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周口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实属不易。
“周口作为一个传统农区,提出了 ‘工业兴市’战略,积极发展工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表示。
除了周口,濮阳的经济发展也很快:2014年GDP总量为1253.61亿元,增长10.89%,增速在全省排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60亿元,增长4.5%,增速居全省第1位;第二产业完成826亿元,增长11.2%,增速居全省第2位。
“濮阳工业经济和服务业快速发展,有12项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谷建全表示,这说明老工业基地濮阳已基本完成了转型升级的任务。
◎资源型城市为啥垫底了
与之相反,在经济增速中,三门峡排倒数第一,济源排倒数第二,洛阳排倒数第三,平顶山排倒数第四。
“虽然我们不以GDP论英雄,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得快与慢,GDP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谷建全表示,经济发展较慢的几个城市中,济源比较特殊,但三门峡和洛阳、平顶山很有代表性。
“它们都是资源型城市,都在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像平顶山,在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接替产业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发展出现了比较困难的局面,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在全省排第5位,2013年下滑至全省第10位,去年继续下滑。”谷建全说,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高耗能工业在GDP中的占比高,第三产业发展也明显滞后。三门峡的情况也是如此。
“这些地方还没有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在乃至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都会低速发展。”谷建全表示,平顶山、洛阳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还很重,道路还很漫长。
2014年全省18个省辖市经济运行情况
城市
郑州
洛阳
南阳
许昌
周口
新乡
焦作
安阳
信阳
驻马店
商丘
平顶山
开封
濮阳
三门峡
漯河
鹤壁
济源
GDP
6782.98亿元
3284.6亿元
2676.88亿元
2108亿元
1992.08亿元
1918亿元
1846.32亿元
1791.89亿元
1757.34亿元
1691.3亿元
1697.58亿元
1637.13亿元
1492.06亿元
1253.61亿元
1240.13亿元
952.28亿元
682.2亿元
480.46亿元
增速
9.26%
4.57%
7.13%
10.75%
11.24%
8.60%
8.14%
6.9%
7.52%
9.68%
10.36%
5.15%
9.43%
10.89%
2.94%
10.53%
9.65%
4.41%
(说明:巩义等10个省直管县数据另列)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