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河南曾发生7次6级以上地震
距“5·12汶川地震”已经10年了。时间流逝,伤痛尚未走远,地震带来的灾害风险还在身边。回望过去,照亮现在。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报社推出特别报道,从历史上的河南地震、汶川地震救援回顾、河南地震“透明地壳”“城市之伞”建设,邀您了解地震,学会如何最大限度防灾减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侯梦菲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肥沃的黄土之下暗藏着复杂的地质构造。中国地震学“鼻祖”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与河南地震有着怎样的关系?历史上,河南曾发生过哪些大地震?近日,记者专访了河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技术中心副主任管志光。
河南最早的地震记载距今3800年
历史上,河南是一个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因此,史料关于最早地震的记载也与河南有关。管志光说,河南最早的地震记载,当是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中的记载:“夏桀末年,社坼裂。”
另据《竹书纪年》记载:“夏帝桀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伊河、洛河)竭。”就是说在夏朝有一个叫“桀”的帝王,在他在位的第十年,某一夜晚天上的流星像雨一般降落下来,在偃师发生了地震,震后伊河、洛河的水都干了。
管志光分析说,这次地震距离现在有3800年左右,不仅是我省,也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破坏性地震记载。至于“星陨如雨”,大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陨石雨的史料。因此,河南地震历史专家将这次地震的震级定为6级。
据历史地震专家考证,至2010年,河南境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49次,其中5级以上地震28次,6级以上地震7次,最大震级为6.5级。
地震学鼻祖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史书上关于地震最早的记录在河南,历史上地震学的鼻祖亦在河南。“说起中国和河南的地震史,绕不开南阳人张衡。他开创了我国地震监测的先河,被誉为我国地震学的鼻祖。”管志光说。
公元132年,54岁的张衡根据物体惯性作用,制造了世界有史以来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张衡不仅制成地动仪,关于地震台——灵台的选址,也非常独特。灵台的选址距离今天的洛阳地震台仅60公里,而洛阳地震台是河南唯一可以记录全球地震的地震台,位于三条断层交会处,可以记录更多的地震信号。
史载6级以上地震
公元前1767年,(夏帝桀十年)河南西部洛阳偃师发生了地震,河南地震历史专家将这次地震的震级定为6级。
公元46年10月23日(东汉建武二十二年九月戊辰),南阳发生6.5级破坏性地震,震中烈度达八度。
344年12月(东晋建元二年十一月),在延津县西北与卫辉交界处发生6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八度。
1502年10月17日(明弘治十五年九月十七日),范县濮城发生6.5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八度。
1524年2月4日(明嘉靖三年正月初一),在许昌张潘店东(北纬34.0度,东经114.1度),发生6级破坏性地震。
1587年4月10日15时(明万历十五年三月初三)在汲县(卫辉)西北(北纬35.6度,东经114.0度),发生6级破坏性地震。
1820年8月3日(清嘉庆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六日),在许昌东北(北纬34.1度,东经113.9度)发生6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八度。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