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繁昌全力打造工业和信息化升级版

06.08.2015  10:55

      作为一个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县,近年来,安徽省繁昌县凭借资源、区位等优势,逐渐形成了水泥建材、冶金铸造、轻纺服装、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位居安徽省县级前列。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2亿元,这一数字较之2005年增长453.4%。

      中国工业报记者日前专访了繁昌县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朱为熙,请他就繁昌县工业经济如何转型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及发展的亮点和特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朱为熙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2015年1~6月份,繁昌县309家规模工业累计实现产值326.5亿元,增长3.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4.3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94.3亿元,增幅15.9%,比去年同期增长上升1.2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幅4.8个百分点,全市第二、四县第一。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1%,其中水泥建材占17.6%,冶金机械占28.2%,轻纺服装占5.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6.8亿元,同比增长9.9%,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2%。

      努力实现繁昌工业转型发展

      朱为熙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繁昌转型发展,繁昌县做了以下的主要工作:

      首先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调度。进一步加强涉企服务和经济运行调度,每月15日、27日,分别由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主要负责同志集中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召开企业家沙龙、行业协会等多种类型的企业家座谈会,了解企业需求;年初分解下达了规模工业产值、新增规模企业目标数,并逐月分解产值任务,做好用电量的调度。密切关注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主要工业产品生产经营及价格变动的监测,加强用电量预警监测和工业经济运行趋势的分析研判。

      其次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一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围绕水泥建材、冶金机械、轻纺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调查摸底,建立重点企业兼并重组合作项目库,二是加快推进水泥工作转型升级。与10家水泥企业签订协议,相关设备现已全部停产并进入拆除阶段。

      三是强化企业服务。完善企业帮扶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服务和经济运行调度工作的通知》,实行“一企一组一策”全覆盖,选择103家重点骨干企业,确定一名县领导带领一个县直部门对口联系帮扶,对未列入县领导联系的企业,由各载体单位安排班子成员分头联系。组建县企业服务中心。通过建立“1357N”服务工作体系,配备服务专员、完善工作制度、建立服务流程、配套相关设施,形成高效涉企服务网络。

      四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快两化融合建设步伐,创新服务企业方式,进一步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创建信息消费增长点。举办“传统企业如何开展互联网营销”专题研讨会,增强企业互联网思维。支持企业创优升级。强化省、市企业技术中心梯队培育,坚持好中选优。

      打造繁昌工业和信息化升级版

      在谈到下半年的工作目标时,朱为熙表示,将围绕目标、突出重点,鼓足干劲、奋发有为,全力打造繁昌工业和信息化的升级版。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更是繁昌县深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走出一条新常态下繁昌县工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打造繁昌工业和信息化的升级版。力争完成规模工业产值790亿元、增加值235亿元,分别增长12.1%和11%;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5户;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几个方面工作。

      抓产业谋划。我委确定2015年为产业提升年,加强重点产业研究与推进工作,提出产业发展意见,聚焦聚力攻坚。力争到2017年末,工业“3+3”产业产值实现500亿元。科学谋划编制“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突出以“智能制造”为引领,加强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课题研究,将制造强县和网络强县建设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纳入全县总体发展规划。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四新”经济发展方向,深入研究把握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和动态。

      抓创新驱动。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技改升级,2015年列入省投资导向计划项目104个,重点调度支持技术改造项目10个。

      抓兼并重组。加快水泥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南方水泥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粉磨站置换项目建设。支持铸造、服装和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力争完成兼并重组企业10家以上,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抓两化融合。努力推进县城无线覆盖工程,加快实现信息产业发展和扩大信息消费规模,全面提升繁昌县信息发展水平。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依托已争创的同福食品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智慧企业”的示范作用,推进信息化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