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家张彩英:论“明椅提梁”的造型美与内涵美

22.06.2019  04:45

 

摘要 所谓“明椅提梁”一名已经将此件紫砂壶的造型与内涵体现出来了。此壶整体呈古雅的暗红色,颜色饱满醇厚。壶身呈椭圆形,圆润丰腴,小巧可爱。壶嘴短粗,曲线优美,与壶身相接自然。壶盖为嵌入式,圆润的壶颈与壶盖完美融合,查钮仿造明椅椅背边缘而制成,两端翘起,极具动感。提梁高耸挺拔,宽阔大气,形成明椅的椅背形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此件作品在外形与内涵上都极具古典特色。

如果说人类的诞生与进化是自然界中的奇迹,那么更大的奇迹则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创造出更多的产品,甚至改造自然,改变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人类逐步形成了丰富且多样的审美观念,在不同的审美观念指导下,人类创造出大量极具美感与特色的艺术品,为历史的星空增添了无数耀眼的明星,作为后来者的我们才能睹风采。

在如此灿烂的艺术星空中,一件艺术品只有能够做到造型优美,内涵丰富,又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才可以脱颖而出。然而就有这么一件艺术品不仅能够做到形神兼备,而且功能强大,在数百年的发展中丝毫不见其魅力减弱半分,反倒是越发充满活力,焕发生机,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所熟知的紫砂壶。

特点从前往后延伸,同样的混方原则,四条棱线搭配把身粗细向壶流看齐,仿佛是壶流根部的延伸。随后从上往下,微微缩小,就如同壶流的整体走向一般,只不过壶流是向上,壶把为向下,前后对应连贯,上下平衡。

在造型中追求简洁并非是指省略,笔者认为在“明式-润方香几壶”的制作中,明式家具风格的造型与传统紫砂壶的结构相结合,最重要的在于“连贯”,只有形体与形体连贯起来,才更容易将这个形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的连贯性正是明式风格所追求的从这一点来看,“明式-润方香几壶”很好的融入了本身的创作特点,获得了简洁有力的形体表现方法。

明清以来,紫砂茶壶的制作大师和书画艺术大家共同切磋、设计、创作,逐渐诞生了以文人紫砂艺术为主流的创作声音,古代文人墨客对古典风范的追求,促使同时代紫砂制作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紫砂精品,同样的,紫砂壶艺需要将这些优秀的文化特质延续下去,这就必须从中寻求这些古典艺术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共通点,而简洁正是其中相当重要的特质之一,从中我们可以发掘形体“美”的本质,并以此创作出更加美好的紫砂精品。

烧制紫砂壶的原材料来自于矿石底部的紫砂泥,这种泥土矿物质含量丰富,因此用它制成的壶可以保持高透气性,可以完美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经长年累月泡养过的紫砂壶甚至可以不加茶叶便有茶香。除此之外,紫砂壶艺术包容性极强,可以与诗文、绘画、书法、雕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因此极具文化特征,不知不觉地便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实用性与艺术性这两点相互融合的基础上,紫砂壶艺术如今依旧备受人们喜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椅提梁”壶就充分体现了紫砂壶艺术的造型美与内涵美,并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表现出来。所谓“明椅提梁”一名已经将此壶的特色点明了,此壶造型设计上以传统的提梁壶为基础,在具体造型上则参考明式太师椅,因此充满威严厚重,古朴典雅的特征。此壶外表呈暗红色,颜色醇厚饱满,低调质朴。壶身呈椭圆形,小巧丰腴,圆润饱满,底部为小小的方形,方与圆的结合大方得体。壶嘴短小精悍,线条流畅优美,可爱优雅。壶盖为嵌入式,与圆圆的壶颈紧密相接,工艺精湛。壶钮则参考明椅边缘图案设计,两端飞扬,活力尽显而又充满威严,似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飞檐。那高耸的提梁是此壶的点睛之处,提梁高耸挺拔,线条笔直利落,最上方的设计与壶钮一致,线条清晰优美,整个提梁恰好构成明椅的椅背形状,与壶身、壶底相搭配,恰好构成一个小小的明椅。壶的整体形状与各部分相搭配,形成壶与椅融为一体的精妙造型设计,这可谓匠心独具,智慧过人。

明式太师椅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椅子,这也是一把以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在过去只有达官显贵,富贵人家才可坐这种椅子,因此它也是威严与权力的象征。明椅造型丰富多样,在基础造型上人们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和审美观念衍生出不同的样式,而提梁壶这一壶型像极了古代的提灯,同样极具古典气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明椅提梁这件紫砂壶上,实际上融合了多种中国传统器具的因素,它的基础设计理念为壶,造型上参考明椅,这一设计又形成了提梁,而提梁又与传统的提灯有着深厚的关系。由此观之,这一件小小的紫砂壶竟将几种古典因素完美地融合起来,这体现出的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内涵,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也是炎黄子孙们所赞同的。在这种深厚的古典美之中必定要有一个强健而优秀的灵魂,这便是文化。

在“明椅提梁”壶中,我们既可以体会到一种大气威严,又可体会到一种醇厚典雅的古典美。然而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可以透过此壶去感受紫砂壶艺术的博大精深,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我们不仅要感谢大自然给予我们天然的优秀原材料,同时也可感受到紫砂壶手工艺人的那种智慧与热情,还有那如紫砂壶一般美丽而质朴的“工匠精神”。好茶要有好壶泡,好壶要用好茶养。通过分析明椅提梁,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是紫砂壶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更多地是惊叹这种艺术的承载力和紫砂壶手工艺人们的执着与探索。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艺术,需要代代传承,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作者:张彩英,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摄影:孙中庭(汉泓),《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大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