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缘何让大米更好吃

25.04.2017  20:42


专家与罗山县种粮大户在田间查看紫云英生长情况

      紫云英与大米,一个是草,一个是粮食,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记者随省农科院专家在罗山县调研当地紫云英节肥增效种植利用技术推广与示范情况时,专家与当地农民一致称赞紫云英当绿肥,不仅能减少化肥使用,还能促进稻米增产、品质提高,种紫云英的稻田产出的大米好看又好吃。

      记忆中的香醇感回来了

      49岁的包乃勇是罗山县周党镇桂店村人,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流转土地6800亩。他说:“自从2010年开始种紫云英以来,化肥使用量大幅减少,稻田里病虫害少了,稻米的颗粒变重,大米的外观、口感都好了,去年一亩地增收300元以上。”

      其实说起来,信阳人对紫云英并不陌生。紫云英是我国水稻产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绿肥作物,信阳当地曾经大面积种植。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化肥大量使用,绿肥生产陡然滑坡,以至于人们常常感叹:粮食果蔬没有孩提时记忆中的香醇口感了。

      如今,一度消失的紫云英回归了,还导致种子紧俏。包乃勇说:“单单是种紫云英,一亩地就增收千元左右。”

      紫云英为啥是个宝

      能减少化肥使用,还能让大米更好吃,紫云英为什么有这样的能耐?

      在周党镇一块紫云英田地里,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刘春增研究员薅起一把紫云英,指着根上一个个的小颗粒说:“奥秘就在这些小颗粒上。这小颗粒,学名叫根瘤菌。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化肥厂,能吸收空气中的氮和二氧化碳,把氮素和有效碳固定在土壤里。”

      经测算,紫云英含有氮、磷、钾、锌、锰等多种养分,肥力稳定而持久,种植紫云英后,化肥施用量可减少40%。刘春增说:“绿肥比畜禽粪便等农家肥更加清洁健康,没有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等残留威胁,对于促进水稻田生态平衡意义重大。如今,稻田里的泥鳅、黄鳝、小螃蟹等逐渐回归,稻棵间吃虫的麻雀、灰喜鹊、白头翁也飞来了,产出的大米自然也好吃了。”

      “星星之火”盼望燎原

      既然紫云英浑身是宝,为什么很多老百姓却不种呢?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张玉亭说:“主要受耕地的分散化、碎片化制约,很多稻区农民想种而种不成,甚至只好冬季让土地荒废。”

      紫云英最怕淹。包乃勇说:“大集体时,都是大块田种,好排水。如今,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块田,你种我不种,想种的无法排水,只好不种。”

      可喜的是,如今紫云英已经实现了机械播种、机械翻压,还能像收小麦一样机械收种子,信阳已经成为全国紫云英种子产量最高的地区,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目前我省紫云英种植面积有12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信阳,驻马店、南阳等地也零星存在。张玉亭说:“未来紫云英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仅信阳就有冬闲田400多万亩,如果全部利用起来,将是一个很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