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学生资助工作的故事”(二)

26.09.2017  11:23

法学院:精准扶贫与爱前行

真的没想到老师们会亲自来看望我,我一定会把这份感动化为学习的动力,认真学习,好好努力,我一定会成功!”面对风尘仆仆到其家中走访慰问的老师,一名建档立卡困难学生用朴实而坚定的话语,道出法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受访时的共同心声。

从7月初布置启动到8月底圆满完成,法学院利用暑期近两个月的时间开展“精准扶贫 与爱前行”关爱困难学生家庭走访慰问活动,播撒下了一粒粒爱的种子,在广大同学心中生根发芽,散发着关爱和温暖的芬芳。

出实招,谋实策,前期准备求周密

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是民生工程,是惠民工程,我们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真正让困难学生和困难家庭受益。”法学院党委书记宋芙晖在召开暑期走访部署工作会议上如此强调。法学院自接到学校文件通知以后,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按照“线路优化、人员优化、资源优化”的三原则,详细地制定了工作方案。克服学工队伍人员紧张的情况,在确保走访家庭特别困难学生的基础上,选择困难学生较为集中的区县,确保走访活动安全、科学、务实、高效进行。

求实情,务实效,政策关怀进家中

酷热的高温,崎岖的道路,低矮的屋舍,破旧的家具,年迈的老人,还有衣着朴实、身上透着坚毅的父母......这是法学院走访小组暑期实地走访慰问时的场景。大家克服诸多困难与不利因素,累计实地走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27户,涉及甘肃、山东和河南等省市的8个地区,行程超过千公里。

通过深入的走访,走访小组了解到这些困难学生家庭致贫的原因复杂多样,或因单亲、或因重病、或因伤残,或因事故或抚育负担过重等。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段属于自己别样的人生励志感悟和奋斗成长历程。走访小组成员详细的记录下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住房条件、经济来源等,并对国家、学校助学帮扶政策及已对学生进行的帮扶措施做了详细介绍,同时鼓励学生克服眼前困难,努力学习,夯实专业技能,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成才,争取通过自己、学校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学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馈社会。

每一次走访慰问虽然时间短暂,却让受访学生及其家长深深体会到了学校的关心与爱护。受访学生也表示一定不辜负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期望,把这份浓浓的关爱之情内化为学习动力,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抓总结,重分享,资助育人助成长

走访结束后,法学院召开了走访工作总结交流会,各走访小组代表进行了工作汇报和动情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走访困难学生家庭为学院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获取了重要的第一手信息和基础材料。行程非常辛苦,但走访成员们都觉得内心很充实,不虚此行,大家为寒门学子逆境成才、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也为此行能给予困难学生温暖而欣慰。

资助工作离不开育人的主旋律,资助育人的深刻意义,不仅是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精神支撑,让寒门的孩子在求学过程中被真诚对待,引导他们用知识独立自强,用智慧面对人生,梦想终将照进现实。法学院资助工作也会以此次暑期走访工作为新的起点,为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提供更有温度、更有质量的工作与服务。

新闻与传播学院: 做一名送温暖的使者是最开心的事

为规范学院资助工作,推动“精准认定”和“精准资助”,营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良好氛围,根据学校“走访慰问贫困生精准扶助送温暖”暑期走访活动安排,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了由副书记指导、辅导员带队的5个走访小组,于7月10日至9月1日开展了近两个月的以“落实精准扶助工作,竭诚服务贫困同学”为宗旨的暑期走访活动,受访的对象为包括建档立卡在内的35名困难学生家庭。

初心相守,应难前行——终于找到你

尽管天气炎热、酷暑难耐,尽管道路曲折、坎坷不平,尽管语言不通、沟通不便,但走访师生并没有气馁,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带着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怀,怀揣对困难学生的挂念,不忘初心,辗转郑州、新乡、洛阳、周口、信阳、南阳等地市,截止到9月1日,新闻与传播学院圆满完成既定走访目标。

现在国家的政策太好了!我们一定督促孩子好好学习,报答国家!”一位信阳受访学生的父亲紧握着学院老师的手说。他饱经沧桑的脸上充满着喜悦,扬起的眼角处泛着点点泪光。临走前,望着他佝偻的背影,走访老师们深深感到走访责任重大,资助工作任重道远。

精准定位,深入调查——终于拥抱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走访,走访人员对困难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特困学生家庭走访分队进行了详细深入的了解,并认真做好记录,带回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前阶段的资助工作有了初步的评估,可以说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没有调查就没有准定位”,通过走访,走访人员深入体会到城市与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深入了解到困难学生家庭的生存现状和面临的实际困难;更深刻认识到目前资助工作方面亟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以及在资助工作和学生工作开展方面需更具针对性,可以说引人深思、醍醐灌顶。

7月底,学院走访分队深入洛阳市进行走访,夏日的天气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暴雨、泥泞导致走访人员无法靠着导航地图找到走访家庭。“一天都不能耽误,还有许多困难学生需要得到帮助。”学院团委书记范新爱对走访分队的老师们讲。于是,尽管天气恶劣,尽管路途艰辛,学院走访分队最终按时按量完成任务,将国家与学校的温暖送到所有学生的家中。

认真总结,饮水思源——永不忘记你

通过走访,学院对进一步改进资助工作形成了几点思考,那就是: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坚持既“”又“”、坚持灵活应对、坚持资助惠及学生。第一,深入分析困难学生家庭、认真建立困难学生档案、全面把握困难学生思想状况,努力在“”字上下功夫;第二,精准扶贫,关键在“”,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困难学生情况,使奖助学金的发放与学生家庭困难情况精准匹配,使勤工助学岗位与困难学生精准对接,使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准发力,努力在“”字上下功夫。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上,要做好“诚信校园行”、“毕业生文明离校”等系列工作,使其树立自立自强意识、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使其在工作和生活中,常怀大梦想、传递正能量,凡事讲诚信、时常讲感恩,积极回报母校和家人、回报社会,努力在“”字上下功夫。“今年最开心的事就是做了一名送温暖的使者”,走访结束后,学院辅导员朱存库如是说。

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在前期资助工作和假期走访的基础上,心系困难学生冷暖、传递学校和学院关怀、做好资助政策宣传、落实各项资助措施,放眼全局,久久为功,为每位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解除后顾之忧。

土木建筑学院: 山一程,水一程,精准扶助那畔行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走访慰问贫困生精准扶助送温暖”暑期走访工作,自活动下发后,土木建筑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立即成立了以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志强为组长,各年级辅导员为副组长,资助助理、学生会干部为成员的走访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对困难学生库的筛查,确定帮扶走访对象,共组织5支走访分队于7月-8月赴安徽、河北、洛阳、周口及郑州周边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温暖、暖人心。

一路行 一路情

在周志强带队下,学院走访分队走访了济源、洛阳、南阳等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困难学生A为济源市宣传部结对子重点帮扶对象,得知学校来访,省委宣传部驻村第一书记成书记和黄村长来到其家中与学院走访的领导老师进行深入交谈。困难学生B,家境贫困,父母身体积劳成疾,自上学以来一直受宜阳县张坞镇老龙沟义务资助40多名困难学生的王志仁老人的默默帮助。困难学生C,自幼丧父,母亲改嫁,从小依靠其祖父抚养,现在其祖母偏瘫卧床,祖父也已76岁高龄,家中毫无经济来源,平时靠亲戚接济,住宿条件极其简陋……这些学生家庭实际情况远比想象地更艰苦、更困难,我们的资助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

近距离 心贴心

走访中正值酷暑,走访小队经历了烈日、冰雹、瓢泼大雨、道路颠簸、车辆抛锚等状况,这些困难和不易都被感动和信任所融化。当看到破旧不堪甚至岌岌可危的一间破房屋中挤满一家老小,当看到学生父母身着洗的泛黄的衣衫甚至漏着脚趾的破布鞋,当看到常年卧病在床但提到读大学的孩子却神采奕奕的学生亲人,当临别时握住那一双双生满老茧的双手和一句句朴素而真挚的问候,走访的老师都留下了热泪。

砺精兵 促提升

通过走访,学院为困难学生家庭带去生活物资和“给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学生家长充分了解资助政策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及获得资助的情况。学院切实了解了困难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参与的领导老师受到教育,学工队伍得到锻炼,增进了师生感情并收获学生及家长信任。同时,加强了与学生家长和学生所在地民政部门的沟通交流,使资助工作更精准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下一步,学院将完善资助体系,加大资助力度,做好困难学生思想动态跟踪,建立学院困难学生走访机制,使资助更精准、更全面、更常态。

系列报道:资助工作的故事(四)
设计艺术学院:资助政策为我们实现梦想增添“双翼” 河南工业大学
系列报道:资助工作的故事(三)
机电工程学院:大山深处的走访 炎炎夏日,河南工业大学
我校奏好本科生开学季学生资助“三部曲”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