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抠”利润

09.06.2014  11:37


        济源市新大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五星的算盘打得很细:合作社流转的5000亩小麦已经成熟,水分低的小麦容易收割,也可以缩短晾晒过程,等到水分合适时收割,省时省力效果还好。“种地的利润都是‘抠’出来的。”6月5日,他告诉记者,越是种得多,越是要在细节上精打细算。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合作社可以拿到优惠价,一亩地能省几十元;下种、打药、收割,合作社用自己的机器,一亩地又省百十元……再加上科学管理,合作社的一亩地能比普通农户多收入两三百元。

        比起李五星,富田农机农艺合作社理事长陈爱营的心胸更大。依托自己的复合肥料厂,陈爱营带领合作社流转了8000亩土地种粮食,并且在地头建起一家小型面粉厂。

        在济源,像李五星、陈爱营这样大片流转土地、悉心经营土地的种粮大户和农民合作社很多。“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种粮利润,种粮大户和合作社更有积极性,也更愿意投入。”济源市农业局副局长张丽君说。

作者:河南日报 党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