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从“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之路
一、黑龙江垦区的发展及精准农业的推广应用
黑龙江垦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区位中心,位于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属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现有土地面积5.6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20万亩,包括旱田2000万亩、水田2320万亩,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总部设在美丽冰城哈尔滨市,下辖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现有人口173.4万人,全部从业人员98.3万人,其中从事种植业人员35万人。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1143.4亿元,家庭职工人均村收入20227元。
开发建设前,这里是亘古荒原,素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半个多世纪三代北大荒人的开发建设,昔日的“北大荒”早已经变成了“北大仓”,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7.5%,农业科技贡献率6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2%,职均生产粮食46.8吨,目前,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450亿斤,粮食商品量400亿斤。可以解决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和解放军三军官兵一年的口粮,被誉称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黑龙江垦区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集中连片,特别适合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并积极实施和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技术,垦区先后从美国凯斯、迪尔公司引进“精准农业”技术和成套设备进行试验示范,以现代化大马力农机装备为标志的垦区农业生产迈向了精准农业时代。
2002年依据农业部(农计函〔2001〕107号)“关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友谊农场精准农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精神,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实施精准农业试验示范项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为项目主持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为项目实施单位。就这样,黑龙江开始了精准农业的探索和推广应用。友谊农场精准农业技术装备的引进和试验,为黑龙江垦区后来大批量地引进国外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和依据。
2004年黑龙江垦区组织调研,研究论证在垦区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拟从国外引进一大批世界最先进的农机设备,来装备黑龙江垦区的现代化大农业。通过国际招标采购美国迪尔公司和凯斯公司生产的成套农机设备,共投资1.56亿元人民币,引进226台件,装备了53个旱田现代农机装备区,并与垦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撤对建区”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宝泉岭农场和八五二农场建设了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并建设了采用数传电台的卫星导航自动驾驶RTK差分系统。
2005年和2006年,又先后继续引进了一大批国外大马力农业机械,拖拉机最大马力已达500马力,收获机已达305马力,设备厂家也由原来的迪尔、凯斯公司扩展到还有卡特彼勒、维美德、克拉斯等公司,装备成大约160个现代农机装备区,覆盖旱田耕地大约900万亩。
2007年红星农场、七星农场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下,建设了现代农机管理指挥调度信息系统。
2009年胜利农场在全国率先批量12台拖拉机应用数传电台的GPS导航RTK差分技术。友谊农场建设了精准农业信息系统及GPS导航无线移动网络RTK差分系统。
2010年开始黑龙江垦区推广应用拖拉机GPS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推广应用GPS导航无线移动网络RTK差分系统,天宝公司、约翰迪尔公司、凯斯公司、瑞文公司、拓普康公司、莱卡公司等产品进入垦区,目前已经推广应用2000台套。
2010年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农场建设了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展现了北大荒60年开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所发挥的巨大的历史功勋作用。
2011年九三管理局鹤山农场建设“现代农机管理中心”,推广应用了集农机信息化管理、指挥调度、科技培训为一体信息化技术。
2013年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建成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集农机信息化管理、指挥调度、功能展示、科技培训、管理停放为一体。中心的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功能全,处于国内同行业的一流水平。
二、取得了哪些成效?
(1)完成了“精准农业”技术从“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生产决策”到“信息应用”给机械设备指挥田间作业生产的全过程试验,取得成功;
(2)试验证明,这些精准农业机械设备本身,性能先进,机电液一体化、智能化程度高,作业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作业精度、准确度高即标准高,不分昼夜均能作业,能抢农时,抗灾能力强;2009年底,垦区有大中型拖拉机4.79万台、联合收割机1.79万台、农用飞机47架。农用机械总动力604.5万千瓦,百亩农机总动力15.2千瓦,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百亩农机总动力和综合机械化率位居全省第一位。此外,垦区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标准粮田、良种繁育等农田建设项目,新建完善了灌排渠及桥涵闸、机井、抽水站、输电线路,田间道路等田间工程,新建了粮食库房、水泥晒场,化验室等基础设施,项目区粮食单产提高10-15%。提高了保护性耕作、免耕、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和粮食产地烘干等现代技术集成水平和应用能力,降低了作业成本,减少了粮食霉烂损失,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
(3)能够节本增收、增产增效,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更明显;目前,在黑龙江垦区实施了以“撤队建区”为重点的管理体制改革,撤消2241个生产队建制,设立了108个社区管理机构和583个管理区,压缩管理人员1.27万人,年减少费用开支4.6亿元。垦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582万亩,占示范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4.6%。种植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由1985年的6.6吨提高到39吨,增长5倍多,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4)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促进了国产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研发了GPS导航拖拉机自动导航系统、变量施肥控制系统、变量喷施控制系统、精准农业信息系统等;
(5)开阔了视野和眼界,学习和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也为今后我们研究与大力发展探索了有效途径和积累了经验。
三、发展精准农业意义何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决定和影响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大力发展代表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精准农业”技术,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发展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精准农业”技术是一项农业生产领域应用的高新技术,是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它的主要载体是农业机械,而且是先进的、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它在本质上区别传统的、一般性的农业机械,是实现机电液技术高度一体化和信息化、智能化的机械化,因此它代表了未来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
(2)发展精准农业是农艺技术措施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精准农业的技术虽然是各种技术的集成,但主要的功能和本质还属于工程技术或机械技术,是实现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手段、工具,是为一定的农艺要求服务的。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先进的农艺技术措施的发展,不断要求有新的、更先进的机械或工程措施给予保证和实施,不仅要实现其一定功能,而且还对实现的精准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3)发展精准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丰富、内涵广阔,首先是生产手段和生产工具的现代化。精准农业所采用的机械设备,是先进的、高水平的、高科技的,代表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发展精准农业就是发展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无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4)发展精准农业也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是生产要发展。生产发展首先要采用先进的设备进行生产,以获得更好、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5年大西江农场用3套的精准农业技术设备耕种了17.5万亩耕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仅有60余人,生产粮食2.3万吨,当年创造了人均生产粮食38万公斤的劳动生产率,大部分农机工人已经住上了别墅楼,该农场已成为国家级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单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精准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作为黑龙江垦区的技术支持,在黑龙江精准农业发展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其负责人之一王熙教授在2013年中国(国际)精准农业与高效利用高峰论坛上向与会代表分享了精准农业在黑龙江垦区从“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之路,探讨了精准农业发展的实践意义。我们很荣幸本届PAS 2014 论坛能再次邀请到王熙教授作报告并支持此次会议的召开,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垦区应用最新情况。
为了更好地发展精准农业,掌握最新国内外精准农业技术,加强国内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促进行业内的合作,本届PAS 2014 论坛(www.passummit.com)将围绕“精准农业创新性解决方案”这一主题,通过主论坛报告、分会场报告、产品展示等丰富形式推动精准农业相关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应用和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请相关单位积极参加!
更多信息,请登录论坛官方网站: www.passummit.com ,或者可直接和组委会联系!
联系方式:
吴小姐
电话:021-61834895
手机:18101746786
传真:021—6192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