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河南粮食生产“王牌”更亮 ——写在全年粮食生产“十一连增”之际(下)
每一年粮食丰产,都来之不易,2014年河南粮食的“十一连增”,更是跌宕起伏。
先是夏粮生产质、量俱佳,让人一喜:全省夏粮总产量达667.80亿斤,稳居全国第一,创下“十二连增”佳绩;小麦容重增加,水分稳定,不完善粒降低,总体质量为近3年来最好。
接下来的秋粮生产又让人一紧:在玉米抽穗的关键时期,我省遭遇63年来最严重夏旱,农民称作“卡脖子旱”,局部地区出现绝收现象。全省迅速掀起抗旱保供水、保秋粮生产高潮,最终秋粮减产幅度较小,全年算账,全省粮食生产仍实现了“十一连增”。
“喜”和“忧”的背后,是河南干部群众的追问:粮食增产因素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各种风险却相对增加,要让河南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更亮,优势更强,该向何处寻找潜力和希望?
谁来种地?新型职业农民担纲粮食生产
农业似乎成了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领域。
一方面,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逃离”农村,“逃离”农业,“谁来种地”的追问一天比一天迫切。另一方面,资本大腕争相进军农业,“褚橙柳桃潘苹果”等成功案例让人们眼见为实——农业也能挣钱。
其实,“农业是朝阳产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种粮不仅仅是责任和担当,也同样“有利可图”。
在我省,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正在形成和壮大。他们头脑灵活、理念先进、敢想敢做,给我省的粮食生产带来生机和活力,也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种粮致富的故事。
原阳县南赵庄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赵镇玉是个“80后”。在城里做生意攒下了“第一桶金”后,他回村办起了种植合作社,流转、托管土地近3000亩。通过统一供种、统一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指导加上规模化经营,合作社创造了亩产比普通农户高100多斤的好成绩。
济源市黑土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卫小琦,则觉得在农业领域,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同样重要,“比如合理安排人力、尽量控制成本、坚持质量保证等,都与现代企业的理念一脉相承。”今年夏天,他的合作社承包的1500亩土地,亩产1100斤以上,因为提前与种子公司签下了协议,每斤种子麦比普通麦价格高出10%至15%。
这些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成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有的直接投身粮食生产,有的为农业生产提供农机、植保、土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共同推动着我省的农业现代化。
在我省,像赵镇玉、卫小琦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将会越来越多。政府部门将投入大量补助资金,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今年是我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第一年。按照《河南省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安排,我省将以三门峡市和兰考县、夏邑县等13个国家级示范市(县),正阳县、民权县等14个省级示范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示范区,今年将投入1.16亿元补助资金,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培育对象,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不久的将来,我省将又有6万名左右农民变身为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粮食生产的一支“生力军”。
种啥样地?高标准粮田打造“永久粮仓”
在秋粮遭遇63年来最严重旱情的情况下,我省全年粮食生产仍实现“十一连增”,除了“政策好”、“人努力”之外,高标准粮田功不可没。
秋收过后,滑县白道口镇西河京村种粮大户黄国兴打电话向记者报喜,他家的50亩玉米又获得丰收。旱情对玉米没啥影响吗?面对记者的关切,黄国兴自豪地说:“高标准粮田里50亩地一眼井,刷一下卡,水就从地埋管里流出来了。”
“有好地才能多打粮,建设高标准粮田就像在土地里盖起了‘永久粮仓’,促丰产、保丰收。”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庞学孟说。
通过打井挖沟、硬化田间道路、规划电网林网,高标准粮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路成网,减弱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再加上高标准的管护、服务和连年实施的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软件”与“硬件”相得益彰,最终形成粮食增产增效的强劲合力。
今年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内,小麦、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00斤以上,均比非建成区高200斤。
“目前全省已累计完善和新建3457万亩高标准粮田,为粮食抗灾夺丰收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省农业厅副厅长魏蒙关说。
旱情是面镜子,照出了高标准粮田的好处,也照出了我省农田建设的一些不足之处。
“村里共有千把亩地,但目前能出水的只有这一眼井。”在汝州市庙下镇吕庄自然村采访时,记者曾看到村民守着一眼井,排队给玉米浇水。村民李光朝着急地说,井里水位低,抽上一个小时水,得歇上两个小时才能再出水。
像这样的情况,在今夏抗旱过程中并不鲜见。无论是建设还是管护,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走样,都会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一块“短板”。
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意义,就是要把“短板”补齐,把大量贫瘠低产、设施落后的普通土地,升级为平整肥沃、配套先进的“聚宝盆”,使中原粮仓的根基愈加牢固。
今夏的旱情,再次向我们昭示了高标准粮田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省正加快制定出台《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届时,高标准粮田建设将纳入法治轨道,依法规划、建设和管护,粮食安全将更有保障。
咋种好地?农业机械化助力高产高效
收获季节到基层采访,新鲜事挺多:以往砍玉米秆、掰棒子、剥籽粒的繁重收获过程,正被机械化收割“一站式”搞定;而传统的“手把青秧插满田,退步原来是向前”的插秧场景,也正在被“直播”式的水稻种植替代。
在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的威力下,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逐渐被“颠覆”。
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机械化大省,目前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75%。
玉米的机械化收获却是长期的“瓶颈”。由于玉米粒含水量高,机收脱粒时籽粒易破碎、损失率高,难以实现收割、脱粒同步,机收率一直较低。
今年,这个难题也有了突破,在商丘、鹤壁等地,玉米机收籽粒开始起步:机械收获、脱粒一亩玉米,仅需五六分钟。而人工收获一亩玉米则需要一天,还不包括后期的运送、剥皮、晾晒、脱粒。在不久的将来,房前屋后成串晾晒的玉米将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仅仅作为记忆留存的,还会有传统的水稻播种方式。
水稻是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然而,传统的移栽水稻生产,需历经诸多环节,劳动强度大,生产比较效益低,不利于水稻的现代化、规模化种植。为突破这一瓶颈,省农科院开展了现代直播水稻技术研究,不需要育秧移栽,可以直接进行机械化种植。
今年,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尚寨村村民邵义的直播水稻获得了丰收。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每亩大田可节约育秧田1分地,能增收小麦50斤以上;省去育秧生产,节约农资和用工50多元;减少拔苗移栽,能节约用工150元以上……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推动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许多传统的农机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农把式”借助机械的力量变成了“甩手掌柜”。更重要的是,农业机械化为粮食的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农业的高产高效提供了强大保障。
河南的农业正处在变革和创新的时代,传统农业正悄然向现代农业“涅槃”:生产主体不断变化,生产方式接连创新,科技创新源源不断,这一切,都将给河南粮食生产,带来无穷的潜力和崭新的希望,也将把河南粮食生产这个“王牌”越擦越亮。(记者 方化祎 党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