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未管所干警患肾癌仍放不下工作:死也要死得好

28.07.2016  17:40

  □记者 刘瑶

  本报讯 人生无常,如果不幸得了癌症,你会坚持还是放弃?有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重返紧张忙碌的一线工作岗位,而这个岗位又恰恰十分特殊,充满着压力和责任。做出选择的这位叫做范国祥,是河南省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简称“未管所”)入监教育监区分监区长。

  “既然得上了,怕有什么用?早晚是个死,死得早,也要死得好。”46岁的范国祥在去年12月体检中被发现患有肾癌后,单位领导劝他不要再上班了,他却淡淡一笑,说不可能在家等死。

  今年正月十五,监区长杜怀建和教导员王洪顺意外地在单位见到了范国祥,距离他切除左肾的手术,才刚刚过去两个星期。未管所所长晋国营安排工作人员找他谈话,想调他去机关,范国祥拒绝了,晋国营说,多次劝说无效,也只能同意他继续工作,但是不允许再分担过重的工作。

  范国祥从查出患癌到恢复工作,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精力都给了这些走上歧路的孩子,自己在广州上大学的女儿,他却一次都没去看过,“我也想去,哪有时间啊?

  范国祥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他负责入监教育,入狱第一天要跟服刑人员“不过夜谈话”,接着是两个月“集训”,他要熟悉每一个孩子的档案、心理状况、犯罪原因,甚至家庭情况。

  “老范有方法有能力,服刑人员都‘认’他。”十几年的老同事牛振华说,两三年前,有个孩子靠着三楼窗户威胁干警要跳楼,点名只跟范警官谈。他上去还不到两分钟,就把孩子带了下来。甚至还有刑满释放多年的孩子,半夜给他打电话问路,去南方打工的,也邀请他去玩。

  他对自己太苛刻了。这是牛振华,包括杜怀建、王洪顺们对范国祥最大的“意见”。在郑州买不起房,范国祥把家安在了中牟,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他要倒3趟公交车才能到单位,往返近100公里。即便这样,“他从没一天迟到早退,也没请过假,活儿都抢着干。”杜怀建说。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有时间就回老家通许照看老母亲。家里的困难他从没跟人说过,我们也是才知道,他妻子没有工作,老母亲离不了药,亲外甥车祸成了植物人,亲姐也是癌症刚出院……”王洪顺说。

  范国祥数不清楚自己的努力使多少服刑人员重新找到了自我,他只说:“时间已经很紧了,趁现在还能做点,就多做点吧,让更多孩子回到正道上来。

  目前未管所党委已作出决定,号召全所警察职工向他学习,并给他适当的经济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