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次坞打面饮食文化节”开幕

19.12.2015  09:47

    诸暨次坞镇为绍兴地区历史文化名镇,曾获明太祖朱元璋“御赐提名”的次坞打面更是诸暨的标志性特色美食。六百多年来,次坞打面以其精道的口感、独特的风味征服了数十代人的味蕾。

    为进一步提升次坞镇文化旅游品牌,扩大“次坞打面”在华东地区的知名度,打造区域品牌,开申遗之路,让次坞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打面第一镇”,次坞镇人民政府举办的2015“次坞打面饮食文化节”于12月15日正式揭幕。本次节会不仅设置了传统的宣传展示内容,还将推出微信评比、微电影展播、微招商等新颖环节。同时,主办方还将正式发布首期诸暨版的“打面地图”,为遍布全市的打面商铺进行精准的定位标注。

    次坞:中国打面第一镇

    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次坞打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间,彼时南宋小皇朝迁都杭州,许多北方的文化饮食习惯随之传入浙地,而地处杭州与诸暨之间的古镇次坞,便成为“北食南传”的首批“口岸”之一。那时一种由北方面粉特制的面条,以复杂的制作工艺、独有的滑嫩口感,很快在次坞流传开来。

    然而真正让次坞打面留名史册的“代言人”,却当推明太祖朱元璋。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前夕正于次坞屯兵,忽听到 “啪、啪、啪”的节奏声音自账外传来,朱元璋寻声找去,发现竟是面点师在面馆打面,他很好奇点了一碗,一尝之下赞不绝口,便说凯旋之后还要再来品尝……自此次坞打面人尽皆知,次坞也被赋予“天下打面第一镇”的美名。

    六、七百年历史沧桑,神州大地早已日新月异,然而次坞打面的工艺仍是薪尽火传,昔年的“打面第一镇”今也历久弥新,笑迎四方。2010年至2014年间,次坞镇人民政府相继举办了三届“次坞打面饮食文化节”,吸引了众多食客赴会,取得了良好的节会效应。本届“次坞打面饮食文化节”的如期开幕,不仅秉承着“让次坞打面走出诸暨、走向长三角地区”的“吃货精神”,更附带着为次坞打面申遗,通过小打面提升大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探索意义。

    节会:创新宣传模式

    “互联网+”是眼下的媒体热词,它代表着宣传模式的创新与突破,代表着将互联网思路接入传统产业的取得的某种突破。那么,历史悠久,原生态、土特产属性极强的次坞打面能否对接新媒体,实现华丽转身?

    答案是肯定的,本次“次坞打面饮食文化节”不仅将在电视、报纸,以及各大新闻网站推出系列报道,还将全面延伸至微信平台,通过“看诸暨”等微信公号进行覆盖全城的搜罗与交互,号召市民迈开腿脚,拿起手机,积极拍照发图、票选打分,并通过协会推荐、店主自荐、网友寻找等方式,决选出年度最佳奖项。同时,微电影“舌尖上的次坞打面”也将在节会期间应景开播。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还将对诸暨市全境范围内的次坞打面店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搜罗定位,并制作发布了一张“次坞打面全景图”,让广大市民、游客对上百家次坞打面店的分布一目了然。对此,不少吃货戏言道:“若能对着地图一键下单,那便是次坞打面史上划时代的O2O创举。

    未来:次坞面临产业思考

    本次“次坞打面饮食文化节”大胆展示、寻求创新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对于产业未来的思考和定位。严格地说,次坞打面有口碑、有历史、有文化,但其知名度却不算高,即便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也颇为有限。

    未来的次坞打面能否向“兰州拉面”对标看齐?次坞能否打响与嘉兴(粽子)、沙县(小吃)、安溪(铁观音)相似的区域品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打面第一镇”,这些问题都值得政府与行业深入思考。

    节中,主办方与行业协会提出了“大产业”的远景概念,勾画出次坞打面通过连锁加盟模式向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渗透发展,三年内达到数以千计规模量级的产业蓝图。这个蓝图的实现,不仅需要从业者的勤恳务实,更离不开“政府+市场”发展机制的培育,无论品牌的包装与提升、知识产权(区域品牌注册、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等)体系的建立、资质审核、工艺标准的制定,以及专家背书、论坛研讨、龙头企业的扶持、行业协会的壮大等等,无不属于这个范畴。

    以沙县小吃为例,在沙县政府管理上堪称“全链条覆盖”,行业协会对于开餐馆的资质审核十分严格,但只要通过,从装修、食材、配料、资金到孩子上学,政府都一并解决,全链条做“家长”。

    对于同样志在千里的次坞打面而言,本届打面节的成功举办,仅是一个开端。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