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1岁男童误服矿泉水瓶里的汽油 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10.05.2016  10:27

  记者 李晓波

  本报讯 1岁多的男童楠楠(化名)因误服了装在矿泉水瓶里的汽油,被送到河科大一附院急诊科抢救了多日,至今仍处于危险期。对此,医生提醒家长,一定要加强看护,幼儿缺乏辨识能力,家中的药品、有毒物品等,千万要放置妥当,远离孩子能够触摸到的地方,以免造成误食。

  楠楠现在仍在河科大一附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里救治,主管大夫陈医生说,患儿是在5月6日晚,误服了装在矿泉水瓶里的汽油,家属称,孩子喝了一口,约20毫升。误服后出现了短暂昏迷,随后恶心,呕吐,因孩子太小,又误吸了呕吐物。家属立即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当晚11点半转至河科大一附院。

  “孩子送来时,神志模糊、呼吸急促、心率过快,给孩子做了一个胸部CT,通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提示,肺损伤严重。并且患儿已经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等衰竭,病情危重。”陈医生说,立即给孩子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灌肠导泻,保护脏器功能等积极抢救。

  对此,陈医生说,幼童缺乏辨识能力,误食事件时有发生,除了汽油外,还有药品和其他有毒物。现在一些家庭,喜欢将洗衣液、消毒液、洗洁精等装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中,这样很容易被孩子当成食物误食。此外,感冒药、降压药等成人所用药品要放在远离孩子的地方,避免误食。

  “家长一定要加强看护,不能大意。”陈医生说,一旦发生幼童误食情况,一定要及时送医,并收集剩余的有毒物,呕吐物,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判断毒物的性质。如果呕吐,头偏向一侧避免造成误吸。如果患者误食化学类强酸、强碱中毒,这时不宜催吐,防止造成进一步损害,可喝一些牛奶、鸡蛋清、植物油等,但不能过量,从而保护胃黏膜和阻止毒物的吸收,随后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