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大半个中国诗人余秀华洛阳秀新作

17.06.2015  10:31
友人正帮余秀华朗诵她在路途中创作的诗歌 - 新浪河南
来源: n.sinaimg.cn
友人正帮余秀华朗诵她在路途中创作的诗歌

  □记者 化雅楠 邵洋洋 通讯员 焦丽君 文图

  本报讯“穿过大半个中国”,湖北诗人余秀华来到洛阳,在洛阳师范学院新区湖畔,与郑愁予、吴美筠、程步涛等国内著名诗人,参加了“两岸三地第二届中国洛阳龙门诗会”,现场与洛阳市近千名诗歌爱好者,分享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经验,余秀华还朗诵了来洛途中新创作的《这样就很好》。

  昨晚7点半,诗会准时开始。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澳门诗人姚风的《马头琴》、军旅诗人程步涛的《回声》、香港诗人吴美筠的《独眼》等10多首著名诗歌,先后被该校师生声情并茂地朗诵。“诗的存在,就像我们头顶的星空,看似没多少实际意义,但一旦失去,天空立马就会暗淡。”姚风说,诗歌的意义是永存的,诗歌可以让我们成为更美好的人。擅长以女性独立为创作题材的吴美筠说:“诗歌可以拥抱我们的快乐和痛苦。

  “诗歌真美啊,当个文艺青年真好。”该校学生张元,是个不折不扣的诗歌爱好者,现场朗诵了自己原创的《狼渡滕》,引来阵阵喝彩。他还将自己的另一首诗歌打印出来,请求台湾诗人绿蒂赐教。“很好,把你电话号码给我,我回去后一定好好看看,把修改意见短信发给你。”绿蒂说。

  “五月看准了地方,从天空垂直打下,做了许久的梦坠下云端,落在生存的金黄里。”洛阳师范学院的女生刘晓静,轻轻地朗诵起这首《打谷场的麦子》时,全场观众似乎都沉浸在朴素恬淡的乡村生活画面中,诗歌作者余秀华也不时微笑点头,曾经她以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一夜间成为网络红人,被称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

  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余秀华慢慢走上舞台,用颤抖的声音说:“我是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如果有可能,下辈子或者下下辈子我一定要上大学。”她说,这是她第一次来洛阳,来洛阳途中还新创作了《这样就很好》,并现场朗诵给大家——

  春天消失了/树枝上还有稠浓的鸟鸣/这样就很好/听不见鸟鸣/却有一个露水丰盈的早上/这样就很好/这个早上不是故乡的/是在路上/这样也很好/我不知道你在哪里/但知道你在世上/这样就很好/我不知道你在和谁说话/但是知道你用的口音/这样就很好/人间有许多悲伤/我成功的不是全部/这样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