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幸福彩虹”

18.09.2014  12:12
              作为一个移民安置大县,襄城县共接收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淅川县滔河乡移民1516户5981人,安置在6个乡镇的6个移民新村,分别是双庙乡上寨村、库庄镇黄桥村、范湖乡陈家湾村、麦岭镇白亭东村、姜庄乡白亭西村、王洛镇张庄村。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这是崔健一首老歌中的歌词。这种幸福,王庆勇真切地感受到了。

              王庆勇是襄城县姜庄乡白亭西移民村村民。9月5日,他来到县移民办,接洽养猪场扩大规模事宜。养猪场是他自己投资500万元所建。今年4月,猪肉价格一路走低,他的养猪场几乎连饲料都买不起,500万元投资随时面临打水漂的危险。

              王庆勇没想到,他的处境竟引起了县委书记的关注。县委书记何天立第一时间到白亭西村进行现场办公,为他协调贷款90万元,县移民办也为他筹集资金20万元。养猪场化险为夷,王庆勇也体会到了绝处逢生般的巨大幸福。

              65岁的刘百全,家住襄城县双庙乡上寨移民村,他和老伴都在村前的食用菌养殖场打工,一年能挣2.5万元。“不算儿子儿媳在外面的打工收入,俺老两口就能应付全家的开销。”刘百全笑着说。

              这家食用菌养殖场,是政府扶持上寨移民村集体的一个项目,占地56亩,有55个大棚。上寨村以每年26万元的租金,租赁给当地一家合作社经营,养殖场里的三四十名工作人员,全部是移民村的村民,他们每年的工资就有70多万元。

              县移民办主任魏战标介绍,为促进移民村经济快速发展,县移民办与县恒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引进了年产15000吨的食用菌工厂智能化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2.17亿元。目前,前期厂房建设已基本完工,预计下半年即可投入生产。根据合作协议,他们计划采用村村入股、年年分红的模式,通过移民村为项目投资600万元。该项目投产后,除用工保证必须使用移民之外,每村每年可分红10万余元。

              “要让移民稳得住,必须让移民有钱赚、能致富。”魏战标说。2012年以来,上级共拨付襄城县移民生产发展资金1768万元,每个移民村都有各自的移民帮扶项目,保证了“村村有项目、集体有收入,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活干”。

              在张庄移民新村,一座座白色的温室大棚蔚为壮观。这是张庄村千亩无公害蔬菜大棚项目。西瓜上市季节,这里生产的西瓜供不应求。

              “这是我们引进的河南农大豫艺种业培育的‘彩虹瓜之宝’优良西瓜品种。”张庄村村支书张伟忠说。这种西瓜品种早熟高糖,瓤似彩虹,皮薄如纸,酥甜细嫩。普通西瓜一般是1元左右一斤,这种彩虹西瓜1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现在的张庄移民新村,人均年收入已由搬迁前的4000多元增长到13000多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村。移民们的幸福日子,就像村中温室大棚里生产的西瓜一样,有着彩虹般的颜色、蜜糖似的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