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诸侯争霸 平安好医生后来居上

05.02.2015  11:40

  导读:目前移动医疗的格局,正从跑马圈地进入诸侯争霸阶段,前有腾讯、阿里的大刀阔斧,后有京东、百度、小米的虎视眈眈,还有甚多创业公司进场。看似互联网企业的群雄逐鹿,却在去年9月悄然迎来了异路对手——平安好医生。

  虽然因为健康险业务,平安健康和医疗市场的关系向来密不可分,但要说到真正布局自身医疗业务,以保险公司身份深入医疗领域,还是当下互联网公司挚爱的移动医疗,平安无疑是个后来者。

  
移动医疗诸侯争霸平安好医生后来居上

  早在2011年6月,天猫商城就开通医药馆,虽然因为互联网药品交易许可证的牵绊,2012年2月才算正式开张。2014开年,阿里又斥资1.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人民币,收购了中信21世纪54.3%的股份,为的就是那张《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阿里下一步又开始借道支付宝,推出阿里健康APP切入医药产品销售。同时,野心不小的“未来医院”计划也迅速在全国多家医院铺开试点,直接在支付宝中完成挂号、检查、缴费、取药,甚至查看检查报告等流程。

  而与之分庭抗礼的腾讯也在去年上演了一出“买买买”的土豪剧集。去年6月,腾讯和京东联手以2300万美元参与缤刻普锐B轮融资,布局可穿戴设备与医疗健康服务公司。此后,更是分别以7000万美元,1亿美元豪掷丁香园与挂号网。意在将两者作为医疗资源,通过微信实现粘性更强的医疗生态体系。

  动作频频的移动医疗领域,但直至去年9月底,始终没有在“医”上动作的平安才推出健康医疗APP“平安健康管家”进行公测,上线包括问疾病、看名医、逛社区、收资讯以及测健康五个功能模块。对接名医,主打三甲名医即时在线咨询与一对一家庭医生服务概念。

  上线100天,APP注册用户就已经突破百万,1月中旬APP正式更名为“平安好医生”,与“平安好房”、“平安好车”一起成为“平安好”互联网板块的一员。平安体系下的“医食住行”大金融版图终于日渐完整清晰。

  平安好医生,乍看似乎是个平安版的“春雨医生”,但如果仅以为此,显然是小看了马明哲的这盘棋。平安其实是为产品专门搭建了一个医学资讯平台,全职雇佣各科室医护人员全天候为用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