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淮名妓陈圆圆与崇祯帝是什么关系
铁狮子胡同,是崇桢皇帝的田贵妃的娘家,以国丈自居的田畹府,门前有一对元代遗存的铁狮子。田畹还金屋藏娇,把一位艳名远播的歌伎陈沅纳为小妾,为之易名为陈圆圆。想不到陈圆圆这个名字后来影响更大,甚至说到明清交替的那段历史都无法不提及这个小女子。吴三桂正是在田畹府巧遇陈圆圆,惊为天人,向田畹软磨硬泡,好话说尽,就差自称孙子了,才把别人的爱姬讨到手。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抢来的美人,日后还会落到闯王李自成手里。这回,原本准备给李自成当孙子的吴三桂,咽不下这口气,又去给山海关外的多尔衮当孙子,借得清兵打跑李自成,才把陈圆圆又夺了回来。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
关于陈圆圆的出处,也有几种版本。有说她是太原人,有说她是苏州人,看来她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南京人。陈圆圆是嫌秦淮河的水太浅,才北漂到京师里,在天子脚下遇见老国丈的呢,还是田畹来南京游玩,在秦淮河上邂逅陈圆圆,当场拍板,将其千金购得,带回北京?估计是后者。因为据野史记载,陈沅进田畹府前,混得就很不错了,琴棋书画都能来一手,歌唱得好:“自树帜乐籍而后,艳名大著。凡买笑征歌之客,都唤她做沅姬。那沅姬的身价即高,凡侍一宴的须五金,为度一曲者亦如之。走马王孙,坠鞭公子,趋之若鹜,大有车马盈门之势。即词人墨客,凡以诗词题赠沅姬的,亦更仆难数。”
陪一顿饭,唱一支歌,都要那么高的出场费,看来田畹掏了千金相求的说法,不会是假的。即使这样,人家还不愿意呢。嫌田畹太老了。陈圆圆骨子里就是爱少年英雄。难怪日后碰上吴三桂,一拍即合呢。她虽力拒,鸨母却见钱眼开,加上不敢得罪藩府,还是硬把她推进田畹这个老家伙怀里。 陈圆圆到底是金粉秦淮培养出来的,一入田畹藩府的私家歌舞团,立马艳压群芳,成为一姐。
各路王侯将相,都很羡慕老国丈会引进人才,晚间常来铁狮子胡同窜门,为的是亲耳聆听圆圆的美妙歌声。田畹自然明白近期为何门庭若市,倍感骄傲。又请乐工琴师,不断为圆圆量身订制艳词新曲,总能带给满座高朋以无限惊喜。田畹通过圆圆搞公关,大家既陶醉于圆圆的一颦一笑,又大加赞美主人的好客。是啊,美是需要分享的,在分享中增值。如果说陈圆圆以前尚只是秦淮河上的地方歌手,现在己成为首都的红星了。好些新歌一经她演唱,就被各个王府侯门的乐班仿效。没几天就传遍街坊。陈圆圆的唱腔,如同一股秦淮河的香风,北漂而来,席卷京城。
被当做礼物送给崇祯帝
今人议论陈圆圆,总绕不过她与吴三桂李自成形成的三角关系。却不知这位乱世佳人差点还搭上了崇祯皇帝。恰恰是田畹在宫之女田贵妃牵的线。在有些野史里,说田妃做到了西宫皇娘,称其为田后。她颇受崇祯宠信。后因各地动乱,明王朝内外交困,作为一把手的崇祯整天愁眉苦脸,寝食难安。有时接到地方上告急文书,束手无策,以至失声痛哭。见到三千粉黛,也理都不理。田后并不在意自己失宠,却非常担忧皇帝的身心,为讨好他,想尽办法,总不见效。她宫中有个闺密,建议:你娘家新进了个陈圆圆,人见人爱,何不让她给皇帝献歌,或许可以解忧。田后觉得这是好主意。赶紧回家与老父亲商量,可否把国色天香的陈圆圆作为献礼。田畹理解女儿此举是为取悦天子,考虑到崇祯毕竟是自己的大靠山,一旦病倒,后果不堪设想。只得忍痛割爱。挑了个好日子,找了个理由,亲自领陈圆圆拜见皇帝。
崇祯见了跟在田畹身后的陈圆圆,觉得名不虚传。陈圆圆的美名早己传遍朝野。与宫中嫔妃相比,别有一种说不出的风韵。崇祯顿时有点晕。据《吴三桂演义》描述,田畹虽老,并不糊涂,很会讲话:“此女雅善歌笙,并工诗画,超凡仙品。藩府不敢私有,特进诸皇上。”偏偏此时又有州府失陷的消息传来,崇祯立马没了心情,摇头叹息:“此女诚佳人。但朕以国家多故,未尝一日开怀,故无及此。国丈老矣,请留殊色以娱暮年,可也。”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