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泡网吧不得纳入贫困生

05.09.2017  09:54

        □记者王迎节

        核心提示┃“在校外租房、经常出入网吧者,不得纳入贫困学生之列……”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发文如是规定。

        随着各类高校陆续迎来新学期,这一新规的出炉,在网上掀起热议——有人支持道:被认定为贫困生会享受到学校的奖、助学金支持,这些钱要用来学习,而不是拿着玩的;也有反对者说:出入网吧多少,并不能代表这个学生的贫富,这样界定一个学生是否算贫困生,有些简单粗暴。

        新规引发质疑的背后,折射出高校贫困生评定工作确实是道难题。此前,有省外高校尝试调查贫困学生的手机话费,以此作为参考;也有学校结合学生的餐卡消费状况,用以评判……尽管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总会招来社会上的各种质疑。

        棘手的问题究竟如何解决?听听专家的观点。

        新闻

        经常出入网吧者,不能认定为贫困生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陕西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根据办法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该省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公办和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独立学院以及承担高职学历教育的成人高校计划内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和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

        记者注意到,办法对哪些人不能认定为贫困生做出了明确规定——

        1.家庭投资办企业、拥有豪华楼房、小汽车的。

        2.经常消费高档通讯工具、高档电脑(特殊专业除外)、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或有其他奢侈消费行为的。

        3.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消费超过当地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

        4.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的。

        5.平时消费水平明显高出周围同学平均生活水平的。

        “学生或学校能够证明有以上行为之一者,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高校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参考执行。”该办法明确指出。

        热议

        以是否经常去网吧为标准,有些牵强

        眼下正值各大高校开学季,陕西的这一新规在网上引发热议。

        网友“分手之后我很好”表示支持:“你不能拿着国家的钱来‘造’,拿着钱玩不如给那些需要的人。

        也有网友直接反对道:有些贫困生没有电脑,而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或书写又不方便,所以,因学习需要隔三差五地跑网吧。如果以此认定为不能进入贫困生补助范围,就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查的资料不敢查,对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

        网友“轻曲如烟”则调侃:这下好了,连兼职当个网管都不行了。

        对此,在河南一所高校读大三的小胡认为,在外租房需要额外付出一笔钱,真正的贫困生是难以做到这点的,规定中的这一点比较客观;而经常出入网吧不得纳入贫困学生之列却有些牵强。“因为,即使是有的学生为了玩游戏或者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项常去网吧,‘常去’又如何鉴别?是以去的天数计算还是以小时计算,谁来监督?常去不能量化,只能根据反映,或者以投票的方式进行,如此难免产生误伤,使真正的贫困生失去机会。

        延伸

        查手机费、参考食堂餐费,评定各有招

        针对网络舆论的质疑,陕西省教育厅回应称,“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者”,指的是学生无正当理由不住学校提供的宿舍而私自在校外租房居住,或者学校提供有网络学习条件但经常在营业性网吧进行与学业无关的消费活动,具体认定标准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由此可见,虽然新规出发点是好的,旨在让助学金资助的对象更精准,但每学年的认定工作确实是个难题。针对这一工作,个别高校还做出以下尝试——

        案例

        1

        借助大数据,参考贫困生手机费情况

        2015年12月,江苏大学非毕业班的4463名贫困生收到了一个通知:学校对贫困生库里学生开展资格再认定工作,认定方式是学生本人提供当年10月至11月手机消费情况。最终统计显示:手机月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学生为4110人,占92.09%;在100~150元消费区间的为289人,占6.48%;消费超过150元的为64人,占1.43%,极个别贫困生手机月消费额甚至超过了300元。

        其实,从2013年开始,江苏大学尝试每年以手机消费调查的方式对在库贫困生进行资格再认定,考虑到毕业生正处于找工作阶段,调查对象面向非毕业班贫困生。对月平均消费100~150元的同学,学校建议采取降级处理;对月平均消费超过150元的同学,则建议取消贫困生资格。3年来,共有190名学生降低贫困生等级,48人取消贫困生资格。

        “精准识别贫困生,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精准识别了,才能精准发力、精准帮扶。”该校学生工作处相关工作人员说,在江苏大学,学生家乡所在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是贫困生认定的主要依据,但由于范围广、数量大、监管难,贫困生库难免掺入一些并非真正贫困的学生。

        网友评价:高校不能到每一个申请贫困生的学生家中实地调查。把手机消费作为贫困生资格再认定的第一步,合情合理,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

        案例

        2

        吃饭钱花太多,取消贫困生资格?

        2015年10月,华中农业大学曾如是通知学生:食堂的消费水平,将成为认定贫困生资格、评定助学金的重要依据。

        为此,学校根据过去15天学生校园卡食堂中餐、晚餐的消费记录对学生进行排序,餐费平均值在年级前10%的同学,将被取消贫困生资格,无法申请相关的助学金和奖学金。

        当年,有该校同学推算,根据这个标准,女同学每餐的消费要低于6.2元,而男同学则要低于7.2元,不少同学都认为这个标准定得有些苛刻。对此,华农外宣办负责人表示,食堂的消费状况不是硬性规定,如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申诉。

        网友评价:银行征信系统治理“老赖”,尚且以不许坐飞机头等舱、不许坐高铁商务座作为标准。而高校认定贫困生的标准,居然是不许吃好饭!这种评判标准过于简单粗暴,是学校行政人员的懒政思想作怪,更重要的是它伤害到贫困生的尊严。

        透视

        认定贫困生,标准是难题

        近日,记者针对这一话题采访了河南多所高校学生处的工作人员,他们均表示,在高校,贫困生评定一直是一项难题。

        “有学校规定贫困生不能用高档电子产品;有的学校要求学生户籍所在地出具贫困证明,以至‘假证明’应运而生;还有高校让贫困生上台演讲,来证明家境实情……”一位从事多年贫困生认定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想要认定贫困生资格,首先要有一个标准,恰恰这个标准难以确定。

        有网友表示:“认定贫困生可以其日常消费做参考,而不应作为硬性规定。尤其不应与食堂消费捆绑。

        很多网友则认为,对于贫困生的认定和监督,确实是目前的一个薄弱环节。高校的措施出来后引来质疑,大多是因为评定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因此,应该制定可行的监督制度。

        观点

        是否属于贫困生应看家庭经济状况

        记者了解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一般每学年进行一次,作为保障助学金“精准认定”“精准资助”的重要举措,认定困难究竟如何破解?

        业内专家在受访时告诉记者,纵观多数高校开展这一工作的措施,多是以消费行为确定贫困生标准,很难得到广泛认同。因为,教育部办公厅在2016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依据其家庭经济状况,不能加入其他非经济因素”。

        “由此可见,是不是贫困学生,教育部的规定是着重看学生家的情况。”该专家在受访时说,因此,不能单单凭借学生的消费行为就取消贫困生资格。

        那么,贫困生一旦确实存在不合理的过度消费行为怎么办?该专家建议,认定大学贫困生可以实行倒查机制,要求申请贫困生的学生自觉接受监督,凡查出来不是贫困生或存在过度消费者应要求返还助学金,另外可在他的信用记录上记上一笔。“归根结底,应该出台完备的制度!

武陟县审计局捐赠贫困生资助金
武陟县审计局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实施精准帮扶。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