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剪刀舞漫谈

18.04.2016  21:24

2016年是中拉文化交流年。3月24日晚,题为《中拉时间》的开幕式演出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该中心上演的来自拉美与加勒比海国家精美绝伦的音乐舞蹈表演,拉开了此次文化交流年的序幕。

在众多耳熟能详的拉美舞蹈如伦巴、桑巴、萨尔萨、探戈舞中,有一种来自秘鲁的剪刀舞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悠扬空灵、音色清透的秘鲁排箫引入竖琴和小提琴的和声伴奏,两名身着绚丽鲜艳传统服饰的舞者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舞动身姿,展露功夫。他们手持剪刀形状的金属片,配合刚劲有力的舞步击打手中的节奏,时而纵身跃起,时而倒地弹跳;仰首望天、高举双臂,像是对苍天的呼唤,阔步向前、低头俯瞰,像是对大地的献礼;弓背弯腰、低垂双手,如田间劳作,俯首作揖、合手祈祷,如祭拜神明。舞者的每一个足尖都包含力量,每一个舞姿都绽放信仰,举手投足流露出印第安民族的独特魅力。在触动人心的安第斯山区民谣《山鹰之歌》的伴奏下,两名舞者也以各自精湛的演技向观众展示了带有秘鲁民间传统特色的“功夫舞蹈”。

剪刀舞是安第斯山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源于秘鲁中南部山地城市阿亚库乔,后扩散至万卡韦利卡、阿普里马克以及首都利马等地。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班牙人入侵前的印加时代,传说只有祭司、巫师、占卜者、巫医才可以跳这种舞,他们以各种祭拜典礼的形式展示舞技,舞蹈包含农业、畜牧业以及宗教活动中各种习惯动作,以此向神明祈求人类所需。西班牙殖民者抵达南美安第斯山区后,将这种祭司形式的舞蹈视为“魔鬼的舞蹈”,认为那些舞者都是魔鬼之子。殖民者以所谓的“文明教化”摧毁当地的文化与宗教信仰,追杀祭司、巫医,强迫当地人信奉天主教,从而达到精神统治异民族的目的。一些印第安人的精神领袖隐居深山,悄悄延续传统,祭拜自己的神明。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多文化融合,殖民者逐渐接受了印第安人的这种舞蹈,转而要求他们在天主教的节日里表演。剪刀舞也从最初印加时代的宗教祭祀舞逐渐演变成当今拉美天主教与当地宗教庆典上不可缺少的节目,2010年该舞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所谓剪刀舞,顾名思义要用到“剪刀”,但该舞蹈的用具并非真正的剪刀,而是由两个1公斤重,25厘米长的钢片组成。大的叫“雌片”,小的叫“雄片”,中间没有穿钉固定,故而撞击时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清脆之声为雌,浑厚之声为雄。古时剪刀由黄金片构成,印加人相信它能与神明交流,不断敲击剪刀片,便能使神力进入人体,从而与人沟通。如今,舞者以此为乐器,击打舞动的节奏,腾空、贴地、飞奔、跳跃,既有粗犷刚劲之形,又有灵动曼妙之美。

剪刀舞的传统服饰汇集了太阳、月亮、星星以及花、鸟、草、树等与自然有关的刺绣图案,色彩艳丽、装饰齐全,点缀有亮片、流苏、穗带、垫肩、腰带等,独具印第安民俗气息。舞者头顶重达5、6公斤的大帽子,遮盖了半个脸,帽檐上有时刻着舞者的名字。他们上身穿着布满流苏的背心,佩戴丝织花边的套袖,身披亮片花纹点缀的斗篷,天鹅绒抑或灯芯绒的裤子下面套上色彩鲜艳的长毛袜,外围挂着彩色流苏。舞者右手佩戴手套,便于操作金属剪刀,左手握着红手帕,一边挥舞、一边擦拭汗水。整套服饰重达15公斤,虽看似繁复笨重,却在矫健的舞者身上收放自如,相得益彰。

身着如此沉重服饰的舞者,不仅要身强力壮,还需有灵活技巧和坚强耐力。因此,秘鲁每年都会举行“比舞大赛”,来自不同城镇的剪刀舞选手都要进行对舞比赛。对舞时间依舞者的体力而定,坚持时间最长的则为胜者。参赛者用尽浑身解数,不仅要展示多种样态的舞姿、高难度的动作,还要适当保存体力,延长跳舞时间。因此,每场比赛下来,数小时不间断舞动的冠军舞者往往累得瘫倒在地。剪刀舞比赛是对舞者力量与韧劲的考验,为了彰显舞者不畏艰难的气魄和胆量,参赛者有时还要在大赛上表演吃玻璃、赤脚走火堆以及金属线穿身等高难度技艺。

剪刀舞的台上表演一般在15到20分钟之间。舞者在经典乐器小提琴和竖琴的伴奏下登场,先以简单的舞步前后踱步向观众打招呼,随后两个舞者面对面对舞,敲击右手的剪刀、挥舞左手的手帕,时而踮起脚尖,时而腾空落地,一番预热之后,遂顺手摘下帽子,随着渐渐加快音律,舞步也逐步复杂起来。在叮咚作响的剪刀伴奏下,舞者相继展示各自灵活的技艺或敏捷的身手,上下翻腾、前后跳跃。有时舞步仿秃鹰、美洲豹、猴子乃至青蛙动作,有时模仿农民田间耕作或收获的动作,充满自然气息和印第安民俗色彩。这些舞蹈充分展现了舞者坚忍的耐力及身体的协调,彰显了印第安人民崇高的精神信仰。

伴舞的乐器除了音韵悠长的小提琴、圆润优雅的竖琴,还有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的排箫声,配合着金属剪刀的叮咚作响,时而呈现河流、小溪、风雨声,时而呈现山林禽鸟的婉转啼鸣,给台上的舞者和台下的观众创造了一种行云流水、无与伦比的诗意境界,舞者如同幻化在自然界里的精灵,与神明对话,向大地膜拜,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秘鲁的剪刀舞也经历了些许变化,无论是从它的悠远传说、象征意义,还是从服饰点缀、舞步动作来看,剪刀舞都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融合新的元素与文化符号,发展、演变,从最初的祭祀之舞、节庆之娱,到如今能登上大雅之堂,被视为艺术珍品,剪刀舞经历了一代又一代民俗家和艺术家的传承,当之无愧地成为秘鲁之国粹,展现了印第安民族锲而不舍、坚强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