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秒入夏”? 夏天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02.05.2020  14:30

  气温飙升,高温持续,汗流浃背,空调启动。最近几天,我省的气温快速上升,从暮春直接跳到了三伏天的水准。今天、明天,我省北中部绝大部分地区仍将出现高温天。

那么,是否意味着天已经到来?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我省常年入夏时间为5月中下旬,目前的气温条件还没有达到气象学意义上的入夏。随着一股冷空气的到来,我省的气温将会在假期后半段回落至常年平均水平。

【解析1】异常高温来势汹汹 但我省尚未达到入夏标准

此次高温过程是大范围的。根据气象监测显示,5月1日,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北京西南部、天津南部、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河南西部、陕西关中 等地部分地区出现35℃~38℃的高温天气。

那么,最近几天的高温,是否真的像很多媒体所说的那样,我省“一秒入夏”了?首先需要看季节划分方法。

大家经常听到的季节划分法是节气划分法,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而5月5日,我们就将迎来立夏节气了,这是否意味着夏天就在眼前?大河报记者了解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北方均未达到气象学意义上的入夏标准。

那么,什么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入夏划分方法?目前气候季节划分指标的依据是候温法,我国古代将5天称为一候,候温即5天的平均气温。但在气候季节划分中,并不是固定的5天,而是采用5日的滑动平均值。目前采取的通用的入夏划分方法,是需满足连续5日滑动平均气温≧22℃的标准才能入夏。

要想理解这个标准,需要举例说明。判定入夏有两个标准,简标和滑标。相比较而言滑标更为严谨、精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过滤掉气温波动的影响。简标就是单看日平均气温,连续5个单日每天都达标(≥22℃),这5天里头一天为入夏日。

滑标是把5个单日作为一组,算平均值。比如1日-5日一组,2日-6日一组,3日-7日一组,4日-8日一组,5日-9日一组这就叫5天滑动均值。上述连续5组的平均值都大于等于22℃,才能符合入夏标准。然后,从第一组中的5天中,找到第一个≥22℃的日期,这个日期便是入夏日。

但也有网友指出,最近几天异常高温,会不会把最近一段时间的平均值都给带动起来,强行达到入夏标准呢?不过,事情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简单。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4月24日郑州的平均气温为17.4℃,25日的平均气温为19.8℃,26日的平均气温为18.7℃,27日的平均气温为18.5℃,28日的平均气温为20.1℃,29日的平均气温为23.6℃,30日平均气温约为26℃, 5月1日约为27℃。以此来看,滑动平均值并没有达到≥22℃的标准,所以从气象学意义上来说,我省还没有入夏。

【解析2】我省常年入夏时间为5月中下旬 4日起气温回至正常水平

那么,我省距离夏天还有多远?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常年平均值来说,夏天已经不远了。

2018年,大河报记者在进行入夏新闻报道时,从河南省气候中心了解到一组数据,我省常年的平均入夏时间为5月21日。不过有气象记录以来,也有比较极端的情况出现。譬如1994年,我省在5月7日就入夏了,是最早的一次入夏。再比如2012年,我省直到6月2日才入夏,是最晚的一次入夏。

而截至2014年的数据显示,郑州常年入夏时间较全省要早一些,平均在5月17日就已入夏。2019年,郑州市区和中牟县的入夏时间相较常年都有所提前。其中,5月9日,郑州市区和中牟县成为全省最早入夏的地方,郑州市区相较常年偏早10天,中牟县则偏早12天。

这也就意味着,我省常年入夏时间为5月中下旬且偏下旬一些。目前,已经是5月了,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入夏也将在5月的某一天来到。

那么,是否会在5月上旬来到,借着这轮高温天,再度提前入夏?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气象部门将随时关注气温的变化情况,判定是否入夏。另外,4日起,我省受一股冷空气影响,风向由南转北,气温将出现大幅回落。但由于前期气温冲破了35℃大关,所以即便大幅下跌,也是在20℃以上,不会再出现“一夜回冬”的情况了。我省的气温也将回复到常年正常水平,按照入夏的正常姿势向前行进了。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