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06.02.2015  17:18

当今时代是科技大踏步前进的时代,科技成果应用已经广泛深入地渗透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为经济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自然也无法例外。可以毫不夸张地作出这样一个判断:科技的力量已是推动传统文化事业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本转变,从而更加全面、均等、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实现路径。

中办、国办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较大篇幅系统阐述了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表明中央“新政”对于公共文化领域应用先进科技、提升科技水平、改进体制机制、创新运行方式、提高服务效能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首先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与科技融合”不是赶时髦、变花样、搞噱头,或小打小闹做表面文章,为公共文化“点缀”“贴金”,而是要准确把握时代特点,深入研究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接受、享有、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渠道、载体正在发生迅捷变化的实际情况,从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出发,把先进科技的应用与破解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突出矛盾、跨越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紧密“融合”起来。

其次,应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与科技融合”不是简单地上工程、搞项目、铺摊子,“村村冒烟”的老套路有可能导致低效投入,浪费本已紧缺的公共财政资金,而是既要尊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特点和规律,更要结合各地人文传统、地域特征、民风民俗和需求习惯,还要兼顾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点和公共财政实际支付能力,方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精准、无缝“融合”。

第三,应尊重事实、开门发展。“与科技融合”,公共文化领域虽为主场,但关键是科技研发与应用,在这方面科技领域是“长项”,而公共文化领域却是“弱项”。长期以来,传统文化事业领域的部门、机构、队伍、人才、装备、手段等,一定程度上游离于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之外,公共文化系统内总体上科技知识和成果积累不足,专业人才储备较少,专用装备研发生产还仅见于局部环节,与文化科技直接相关的机构、学科、专业、师资以及企业十分稀缺。所谓“尊重事实”,就是要清醒认识“脚下”不足;所谓“开门发展”,就是虚怀若谷、撤除门槛,淡化部门意识,面向“天下”科技部门、科技机构、科技企业、科技人才,敞开胸怀、开放发展,尽快实施一批“融合”项目,孵化一批“融合”主体,催生一批“融合”成果,培育一批“两栖”人才。

根据《意见》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任务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科技创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公共文化服务重在保障全体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就要求“地无分东西南北、城市乡村”,均应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均衡覆盖。但在传统文化事业条件下,十分缺乏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远距离、长效化提供的渠道和手段,那些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的偏远山区、贫困地区、边疆海岛,事实上难以达成有效覆盖。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时空、渠道、手段的局限,使在线远程提供、实时同步提供、专用装备就近便利提供,以及交互式、体验式、跨区域提供等成为可能,原先难以实现的全面而有效覆盖因之可以迎刃而解。

二是以科技创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是推进地域空间的有效覆盖,还必须体现“人无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的特点,逐步深化区域、城乡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不同人群之间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某种意义上,这些方面的要求,涉及更为深层、更为本质的社会公平正义层面。客观地讲,传统文化事业也注重普遍均等,但受限于当时科技水平,毕竟资源不丰、能力不足、传播乏力,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的山区村寨,仅靠肩挑背扛,又能为百姓送多少书刊?以往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也因为缺乏特殊渠道和手段而长期总量不足、成效不明显。运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可以灵活采用“数字文化一体机”、小型无线发射装置、远程实时辅导系统、专用视听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大量、快捷、精准、低成本地传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并且在相当宽阔的领域实现产品远程更新、服务实时同步、需求和评价即时反馈。在这些方面,科技创新正在为下一步快速有效地提高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实质性地创设新的技术环境。

三是以科技创新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在传统文化事业框架下,长期存在的文化设施、机构与服务对象之间“最后一公里”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在群众到达场地设施享受文化几乎是唯一方式的情况下,距离和交通就成为制约群众享受文化服务难以突破的“最后一公里”;在资源缺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机构往往只能维持自身运转,能力低下就成为制约机构与服务对象之间难以突破的“最后一公里”;在服务不专职、不专业、不专心的情况下,服务人员的状况、态度和行为就成为制约群众接受和参与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需求导向、服务到人是基本要求,也是当前及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在现代社会,“人以群分”、喜好不一、渠道多元愈益明显,唯有借助科技手段,才能有效突破传统服务方式的制约。此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运用小型无线发射装置,使草原农牧民在蒙古包、马背上就能便利获取文化资源,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与地广人稀、分散居住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江苏省苏州市开通通信传输渠道,建立“掌上苏图”,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与广大手机族群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在现代社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和实现路径多样化、供给主体和传输渠道多元化的适应性,少一些内容浮泛、目标游离、“大水漫灌”,多一些“分众服务”、供需合一、“精准滴灌”,方能提高实效、维持长效。

四是以科技创新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最近,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以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为基础,建立“彩云服务——我阅读、你买单”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一举打破已延续百年、适用全球的“采访—分类—编目—典藏—流通—阅读”流程,把读者阅读置于流程最前端,成功实施公共图书馆服务“阅读—采访—分类—编目—典藏—再出借”的“流程再造”,新搭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联通市民阅读、图书馆服务、书店销售、出版生产、作者创作诸多环节,形成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平台互通、信息互联、服务共享,实现新增可供借阅图书出借率达到100%,并带动人口读者持证率、读者到馆率等核心指标大幅上升。浙江省嘉兴市“文化有约”和上海市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云”,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数字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资源、产品和服务提供的“一站式”。江苏省张家港市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基层社区推广建立无人值守、远程管理、自助服务的“24小时图书驿站”网络,打造出群众家门口的“公共书房”。浙江省海盐县还专门开发出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设施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以来已成为带动服务效能提升的利器。这些方式创新和效能突进,如果没有科技创新支撑均是难以想象的。

五是以科技创新拉动文化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些年,公共图书馆领域自助借还设备的生产研发,已经催生出数家上市企业;近期以来,随着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快速推进,多家大型知名高科技企业以及一批“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开始大举进入这一领域,文化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有望孵化出一大新兴行业。江苏省江阴市利用数字网络技术,把图书馆的书架陈列、读者办证、图书借还功能延伸到贴近社区布点的咖啡吧,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以“正能量”带动了社区文化休闲服务产业的发展。重庆市北碚区首创群众文化艺术远程培训系统,湖南省长沙市正在依托数字网络技术实施“全民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工程”,优质的艺术培训服务资源经由数字网络实时同步传送到基层,已大大激发和吸引更多基层群众学练艺术、参与活动,此举不仅为文化艺术市场培育了消费群体,也扩大了文化设备、器具、材料的销售。实践表明,科技创新实质性地改变了过去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孤立发展的格局,增强了公共文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正在成为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新的增长点。

(作者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