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成本价格双增 亩均收益基本持平
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600个农户的秋粮成本和收益调查结果显示: 2014年生产服务支出的增加及人工成本的上涨使秋粮生产成本显著增加,但是玉米、稻谷等秋粮价格的进一步提高,使秋粮亩均收益与上年基本持平,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生产服务和人工成本同增,致生产成本增14.1%
2014年被调查农户种植秋粮生产成本每亩为485.3元,比上年增加59.5元,增14.0%。其中玉米生产成本每亩为480.8元,比上年增14.9%;稻谷生产成本每亩为546.6元,和上年基本持平(详见表一)。
1、化肥价格走低致物质费用减少。被调查农户种植秋粮亩均物质费用为187.7元,比上年减1.6%。其中亩均种子费用48.8元,比上年增5.2%;亩均化肥费用为120.8元,比上年减4.1%;亩均农药费用为11.6元,比上年减1.3%。由于在物质费用的构成中化肥价格占到约65%,因此化肥价格的下降是物质费用减少的主要因素。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1―8月份全省化肥价格比上年同期降约12%。而种子费用增加的原因一是播种期的6月份种子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6%,二是玉米密植技术的应用使得玉米亩均播量也比上年增加近2%。虽然2014年1-8月份全省农药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约2%,但是由于今年病虫害发生明显低于上年,农药用量减少使得费用下降。
2、灌溉费用翻倍致生产服务支出大增。被调查农户2014年种植秋粮亩均生产服务支出为104.6元,比上年增长45.5%。其中亩均机耕费10.9元,比上年增1.3%;机播费11.2元,比上年增4.7%;机收费38.4元,比上年增长11.3%;排灌费44.1元,比上年增近1.8倍。其中,机耕和机播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生产服务价格上涨和机械化率进一步提高引起的。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1―10月份全省农业生产服务价格同比上涨4%左右,今年玉米机播、机收率分别比上年提高1.2个和5个百分点。今年我省6、7月份发生的63年一遇的大面积干旱导致秋粮总的灌溉费用比上年大增177.2%。
3、用工量价皆增致人工成本提高。2014年被调查农户种植秋粮的人工成本亩均为193.1元,比上年提高18.2%。人工成本上升既有用工天数增加的原因,又有用工价格上涨的因素。调查显示,2014年全省秋粮日均用工价格为70.2元,比上年增加7.4元,增长11.8%;亩均用工天数也因灌溉作业量的加大由上年的2.6天增至今年的2.8天。
表一:2014年秋粮生产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指标 | 2014年亩均 | 比上年±% | ||||
秋粮 | 玉米 | 稻谷 | 秋粮 | 玉米 | 稻谷 | |
一、生产成本 | 485.3 | 480.8 | 546.6 | 14 | 14.9 | -0.01 |
(一)物质费用 | 187.7 | 189.4 | 187.3 | -1.6 | -1.5 | -3.6 |
其中:种子 | 48.8 | 46.5 | 52.2 | 5.2 | 5.3 | 4.8 |
化肥 | 120.8 | 129.7 | 107.4 | -4.1 | -3.9 | -7.3 |
农药 | 11.6 | 9.6 | 22.8 | -1.3 | -1 | -4.1 |
(二)生产服务支出 | 104.6 | 92.6 | 186.3 | 45.5 | 54.3 | -3.2 |
其中:机耕 | 10.9 | 8.1 | 55.2 | 1.3 | 1.3 | 1.5 |
机播 | 11.2 | 11.1 | 12.6 | 4.7 | 6.7 | 3.3 |
机收 | 38.4 | 32.1 | 66 | 11.3 | 16.2 | 0.8 |
排灌 | 44.1 | 41.3 | 52.5 | 177.2 | 195.2 | -12.97 |
(三)人工成本 | 193.1 | 198.8 | 173 | 18.2 | 19.5 | 8.1 |
标准用工天数 | 2.8 | 2.9 | 2.4 | 5.8 | 7.4 | -4 |
劳动日工价 | 70.2 | 68.6 | 72.1 | 11.8 | 11.3 | 12.6 |
二、秋粮亩产降低价格走高,亩均收益基本持平
被调查的600个农户秋粮种植情况显示,玉米和稻谷的种植面积合计占秋粮总种植面积的99.3%,因此玉米和稻谷的收益情况基本能反映出全省农户种植秋粮的收益水平。
2014年河南省秋粮亩产为376.9公斤,比上年减3.6%,其中玉米和稻谷平均亩产分别为351.7公斤和542.4公斤,同上年比玉米减5.9%;稻谷增7.4%。据河南省商务厅监提供的测数据:10月份全省玉米和稻谷大量上市时的市场平均收购价格分别为2.29元/公斤和2.86元/公斤,分别比上年增8%和3.6%,依据上述产量和价格计算,2014年全省农户种植玉米和稻谷的亩均产值分别为805.4元和1551.3元,和上年比,玉米亩均产值增1.6%,稻谷亩均产值增11.3%。扣除各自的生产成本后,玉米和稻谷的亩均生产收益(产值-生产成本+种粮补贴)分别为383.9元和1064元(详见表二)。按调查户2014年玉米、稻谷种植面积占秋粮种植面积的比重进行加权推算,2014年河南农民种植秋粮的亩均生产收益为505.1元,和上年的504.3元基本持平。按户均5亩的秋粮种植面积计算,户均种植秋粮的生产收益仍然维持在2500元左右的水平。
表二:玉米、稻谷亩产成本收益表
品种 | 指标 | 亩产 | 价格 | 产值 | 生产成本 | 种粮补贴(元/亩) | 生产收益 |
(公斤) | (元/公斤) | (元) | (元) | (元/亩) | |||
玉米 | 2014年 | 351.7 | 2.29 | 805.4 | 480.8 | 59.3 | 383.9 |
2013年 | 373.9 | 2.12 | 792.7 | 418.6 | 59.3 | 433.3 | |
本年比上年± | -22.2 | 0.17 | 12.7 | 62.2 | 0 | -49.5 | |
本年比上年±% | -5.9 | 8 | 1.6 | 14.9 | 0 | -11.4 | |
稻谷 | 2014年 | 542.4 | 2.86 | 1551.3 | 546.6 | 59.3 | 1064 |
2013年 | 505 | 2.76 | 1393.8 | 546.6 | 59.3 | 906.5 | |
本年比上年± | 37.4 | 0.1 | 157.5 | -0.1 | 0 | 157.5 | |
本年比上年±% | 7.4 | 3.6 | 11.3 | 0 | 0 | 17.4 |
三、提高种粮收益的几点建议
1、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要提高农民种粮收益,首要的一条就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从今年秋粮生产情况来看,灌溉费用的增加既有灌溉次数增多的因素,也有灌溉条件跟不上所致。调查中发现,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好的地方,20多亩地就有一眼电力配套较好的机井,这些地方浇一亩地不足一小时,费用一般在10元左右,而有些农田水利设施差的地方100多亩地才一眼井,不仅电力不配套,而且因井浅等原因出水量也差,相同地块的农户需轮着浇水,造成有的农户好多天也轮不上,而轮上的农户有的一上午也浇不了一亩地,灌溉费用少的也要30-50元,多的甚至上100元,大大增加了种粮成本。因此,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对规模种粮的调查结果表明,规模种粮的亩均收益要高出散户30%以上。因此,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既能让农业资源、资金和技术更加优化配置,又可以让种粮者获得更多的规模效益,进而实现经营主体收益的最大化。
3、继续稳步提高粮食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价格在种粮收益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粮食收购价格不仅是种粮农民收益的基本保障,也是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虽然近年来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在逐年提高,但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力度上来看还需要继续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