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不能缺医少药

28.09.2015  11:06

  9月22日,经历了前一晚的狂风骤雨,西安的天气有些阴冷。不过,还没到早上8点半,位于雁塔区丈八东路的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已经坐满了候诊的病人和家属。“我们为了来挂王雪英大夫的号,早上5点就过来排队了。”家住西姜村的张女士一边逗孩子,一边告诉记者。

  王雪英是社区卫生中心仅有的三名儿科医生之一,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已有三十余年,在周边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她给小孩开的都是中药,不含抗生素、激素,而且治疗效果好,几副药下去,小孩的病根就除了。”张女士说,“她不仅自己带着孩子过来,还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另外两位儿科医生也在社区卫生中心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广受好评。但他们也面临不小的病人数量压力,平均每位医生每天病人数量都在五六十人,“就上个周六一天,看了90多个病人。”采访中,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社区看病的,老年人和儿童数量偏多,因此社区特别缺儿科医生。

  还有一些位置较为偏远、地处城中村等地的社区医院,由于缺乏医生和设备,医疗水平差,甚至还不如周边的小诊所病人多。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提高服务水平,鱼化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开辟了夜间门诊,“因为这里流动人口比较集中,夜间就诊需求较多。为保证患者就医安全、打击非法行医,诊疗时间延续至晚上23:00,也是雁塔区目前为止唯一一家开展夜间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西安目前已建成投用了20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承担了许多市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35岁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等。随着医改的进行,基层医疗机构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仪器设备都很先进,缺的不是硬件,关键还是缺人,特别是高水平的医疗专业技术人才。

  除此之外,社区医院也缺乏相应药品。2009年8月,卫生部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此我国开始启动了基本药物制度。根据国家的基本药品制度,社区医院只能出售国家基本药物名录中所载的基本药品。有时候大医院的专家下来坐诊,开药的时候才发现在社区有的药开不了,又只能带着患者回到原医院开药,让医患双方都感觉麻烦。

  实施分级诊疗政策,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的确是件好事。但想要发展好、发展长远,还需在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系统建设中投入更多的支持和精力。(许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