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杞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4%

01.02.2016  17:20

2015年以来,杞县经济增长正在迈向新常态,政府继续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刺激经济和鼓励消费的政策,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释放,消费层次进一步提升,消费热点不断扩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持续上升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1、全县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今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累计实现86902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4%。

2、批发零售业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1-12月,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6390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9%。其中: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82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564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

  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势良好。1-12月,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512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

二、制约因素分析:

(一)居民即期消费信心仍显不足。一是虽然全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出于通胀压力和对未来支出预期存有顾虑,不少家庭和居民以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应对,从而限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二是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不够完善,总体收入水平还不高,使人口比重较大的农民和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难以实现,存在高收入低消费,低收入无力消费的情况;三是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面冲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需求。

(二)国家刺激消费宏观政策到期,消费增长缺乏新的动力。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等系列惠民政策的逐步退出,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取消,新的国家刺激消费政策尚未出台,支撑销售增长的驱动力不足。

(三)严格限制公务消费对消费品市场的抑制。十八大以来,中央到地方遏制公款吃喝及公款消费、奢华消费,提倡理性消费,使得餐饮、娱乐、百货等服务行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部分回落。

(四)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的发展对传统商场的冲击。电子商务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带动了企业经营方式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网上购物正在逐渐部分替代传统购物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物习惯,对全县传统商场的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三、2016年全县消费品市场展望

今后一段时期,宏观形势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影响消费快速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不过从中长期看,杞县消费需求的增长动力依旧存在,居民消费持续增长的势头有望延续,经济走势稳中趋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16年全县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13.5%左右,出现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