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现代农业破茧之后振翅高飞

04.09.2014  12:46
              近年来,确山县在推进赶超发展的战略抉择中,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统筹发展,高标准粮田建设锁牢农业生产基础,以“一黑一白”为引领树立打造农业精品,因地制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好戏连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肉牛产业化项目县、全省中药材种植基地县……一系列夺目的荣誉,承载了确山县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豪情与收获!一项项靓丽的成绩单昭示确山县新型农业现代化正破茧高飞,舞动新的辉煌!

              高标准粮田引发经营蝶变

              水稻还未抽齐穗儿,留庄镇党委书记赵勇军就迎来了今年的第16拨儿客商。“都是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赵勇军说,“去年,县里整合资金1.2亿元,以留庄为中心建设10万亩高标准粮田。项目建成后,留庄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装备水平、科技服务能力均得到了全面提升,再加上留庄是豫南有名的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很多实力雄厚的客商都看到了这些优势,纷纷前来考察流转土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

              完善的农田水利,稳固粮食安全,支撑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县委、县政府经过科学研究论证,创新投入机制,有效整合中低产田改造、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等十余个涉农项目,累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3.5亿元,在留庄、双河、新安店、普会寺等乡镇建设30万亩平均亩产超千斤的高标准粮田,实现高产稳产和生产全程机械化,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100%,土壤有机质明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的高标准粮食生产田目标。

              高标准粮田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发展的蝶变!

              ——种植模式之变。在高标准粮田项目区内配套建设农技推广区域站,集中开展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多功能农业综合服务,为高标准粮田示范区粮食生产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民观念之变。生产基础的优化提升,使得农业生产更加便利、农民增收更有保障,昔日被抛荒的耕地,再次成为“金不换”。

              ——农民角色之变。农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数量迅速增长。大户流转、规模经营、抱团发展已成为确山县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全县已有职业化农民200余家。

              “一黑一白”做强精品农业

              “粮食生产稳中有升,为我们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精品农业,打造农业品牌提供了足够的张力和纵横捭阖的空间!”县长路耕深有感触地说。

              提及确山县的特色农业,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一黑一白”。一黑,即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确山黑猪”,经过抢救性保护开发,如今确山黑猪保种场已建成3座,扩繁场已建成10座,育肥场15座,万头育肥基地一座,年产2万头。农超对接销售网点覆盖郑州、武汉、驻马店等地。以前养在深山无人识的确山黑猪,如今已经走出确山,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市民争相品尝的美味佳肴。“一白”,即生态羊,确山是我国中部最大的生态羊中转基地,全县日贩运山羊8000余只,带动全县4500人“发羊财”。为了做大做强生态羊产业,确山县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促进生态羊产业化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以肉羊生产、为重点,以饲料加工、防疫检疫服务、畜产品质量监管为支撑的生态羊产业化特色示范区。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是确山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原则。围绕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突出抓好“八大基地”建设,即以东部、东南部区域为主体的现代粮食生产基地,以西部和西南部浅山区为主体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烟叶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板栗生产基地,以龙凤山生态养殖、竹沟生态羊产业园等重点畜牧项目为依托的黑猪养殖基地、生态羊繁育基地。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亮点更亮的发展态势。

              在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同时,确山县坚持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仅去年以来,全县就投资315万元,帮助527户发展确山黑猪、生态羊养殖,改良优良畜禽品种、开展“雨露计划”技能培训。全县扶贫工作得到在当地专题调研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充分肯定。

              美丽乡村打造休闲磁场

              优美的环境,迷人的风景,对农村持续的投入,确山县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竹沟镇鲍棚村荣获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称号。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确山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独特的山水生态、历史文化、驻军大县等优势,通过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确山县竹沟镇鲍棚村,引进驻马店市中欣农业产品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整村流转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已打造成为一个面积11.7平方公里,美景怡人的景区。

              目前全县建成百里画廊乡村旅游带、老乐山休闲农业观光园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16个、景点120多个,全县发展“农家乐”近300家,农民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人均获得1500多元的收入,有效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确山县委书记栗明伦说:“土地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精品化、农民培育职业化,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在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繁荣农村经济,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三化’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