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扶贫攻坚 10年 7万多人脱贫

14.10.2014  10:56
      自2003年以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确山县经过10年的扶贫攻坚,全县7.17万人实现脱贫,贫困人口由原来的10.1万人降至2.93万人,全县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1050元增长到2013年的5080元,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该县把整合各种扶贫资源作为破解扶贫开发工作资金少、投入难的关键,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将扶贫开发项目及各类惠农支农项目有机整合起来,集中推进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和项目的使用效果。近5年来,先后整合项目600多个、资金10多亿元,完成整村推进村113个,打造整村推进示范村28个,累计修建农村道路574公里,打井260眼,修渠53公里,铺架电网68公里,基本解决了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用电难、就医难等生活问题。

        其次,该县坚持把优化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作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全县形成了生态羊、确山黑猪等八大支柱产业,2013年产值8.9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8%,从业人员达6万人。

        再则,该县坚持把土地流转集约经营作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渠道,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支持鼓励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参与土地流转,帮扶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确山县原有4200余户,1.8万多人居住生活在深山区。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该县还坚持把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重点,对位置偏僻、发展落后的村,积极进行扶贫搬迁。近年来,先后搬迁群众488户,2082人。同时,引导群众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食用菌15万袋、中药材830亩、晚秋黄梨82亩。2013年,依靠特色种植,人均纯收入达5800元,较搬迁前的1960元增长了2.96倍。

        今年上半年,该县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个,总投资139亿元;分3批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7个,一大批项目的建设、投产增加了农民就业。同时,该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仅天目山百里画廊“农家乐”就达200多家,带动1000多名农民从事乡村旅游活动,年旅游收入8900万元。2013年,确山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