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强化新疆炼化基地建设 新疆加大油气资源就地转化力度
地理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的奎—独工业园区化工产业园区,就在距离新疆最大炼化企业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的不远处。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独山子石化的高处,就能看到化工园区。 在中国经济发达的南方沿海城市,依托大型石化企业,发展产业园区,提振地方经济已经是成熟模式,但对于新疆,却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随着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加大在新疆资源转化的力度,以及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定位,或将加速新疆石油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发展。 就在独山子石化的周边,已形成奎—独工业园区、沙湾工业园、乌苏工业园、五五工业园等化工园区,显现出石化下游产业集群的形态。但考虑到新疆地大物博、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相关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能否大面积复制独山子模式依然有待观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地方政府是否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产业规划,或将影响到资源转化效率。 从输血到造血 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国石油,正不断加大在新疆投入和转化资源的力度。8月末,中国石油在新疆宣布,“十三五”期间其在新疆的炼油能力,将从现在的2500万吨/年,扩建到3000万吨/年。 在全国炼油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决定加大在新疆的炼油能力,被外界解读成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支持新疆经济发展的措施。记者获悉,新增加的500万吨/年的炼油产能,将在中石油克拉玛依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落地,目前这一方案已经报到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层面,等待批复。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今年年初刚完成与地方的合资,按照中国石油占股99%,地方占股1%的比例,在当地注册为合资公司。对于克拉玛依市,最直接的好处是,每年将有9.3亿元的税收留在当地。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梳理新疆地方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的表态,大多认为这种合作方式是资源开发惠及当地的又一积极探索。这种合作模式可复制,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将为新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新疆最近出台的政策,未来在新疆开发油气资源的企业,必须在当地注册。新疆显然已并不满足于输血式扶贫,而是要通过发展产业链,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众多在新疆的中央企业,在新疆进行了一系列扶贫活动,但对于谋求发展的新疆来说,这些并不够。 中国石油新闻发言人曲广学透露,将持续完善新疆炼化基地建设,并将扩大在油气上中下游领域合资合作,实现企业与地方共同发展,加大产业援疆、定点扶贫力度。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国有企业对油气田资源的开发逐渐走向深入,新疆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供应和保障基地的同时,地方石化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李佐军指出,国有企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要兼顾地方经济发展,在不违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把更多产业配套给地方,把税收留给地方,将资源留在当地。在我国重要资源产权制度不是太明确,定价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对地方进行更多补偿,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一带一路”的机遇 作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富集地,新疆地方政府并非没有动过将资源留下的念头,但由于自身消费能力有限,从当地开发出来的资源,大部分被输送到东南沿海地区。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与新疆广袤的土地相比,当地人口集中度偏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本地消化能力有限,再加上外输的运输通道没有达到四通八达,如果利用当地的资源,加工和东南部沿海同样的产品,加上运输成本,产品运输到东南部沿海的目标市场后,并没有竞争优势,甚至还会处在劣势。 李佐军对本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和项目时,都要尊重市场规律,对于不具备发展条件的项目,比如一些远离目标市场的项目,虽然能够增加地方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却违背经济规律,就不能单纯地要求国有企业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盲目投资。 他指出,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在不可能盈利的情况下,盲目地投资,要在项目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下,谨慎投资。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新疆尴尬的现状或有望改观,但最终成效如何仍有待观察。 今年3月末,《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明确新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要求“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企业从中看到发展机遇。 曲广学透露,“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将大幅提升炼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并积极支持地方化工园区建设,促进地方石化产业发展,开拓海外化工品市场,支持新疆化工企业“走西口”。 石油城市克拉玛依市,建成了具有118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和16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的石油石化基地,油田生产设备、特种长输管线、钻井工具产品等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阿塞拜疆等12个国家。 新疆已提出加快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服务中心五大中心。2014年新疆已经开通乌鲁木齐到中亚、欧洲城市的货运班列,内地货物走新疆通道到欧洲只要16天,比海运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今年还将开工建设乌鲁木齐集装箱中心编组站,中亚、欧洲等沿线国家和内地省份的货物都可以在这里重新编组整合。 李佐军指出,发展地方经济,要解决交通和通讯问题,单纯靠中央企业援助并不是正常的机制,要有合理的方法,比如资源企业购买地方资源,通过生态补偿等方式支付资金,地方可以向中央申请转移支付,同时配套一部分资金。 种种迹象显示,新疆已经成为国内资源领域改革的先行者。按照新疆当地的说法,油气领域率先实现全产业链放开。 本报记者 张一鸣